“善用人者为之下”
——诸葛亮《与群下教》 赏析

2018-07-13 11:12王利民太原工业学院太原030008
名作欣赏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诸葛亮文章

⊙王利民[太原工业学院,太原 030008]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屩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唯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诸葛亮《与群下教》

“教”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就是位高权重的大官员以文件的形式对下属人员的指教,包括教导、指示、告诫等,比口头表达显然更为郑重而严肃。《与群下教》的意思是“给予下属人员的指教”,其实则是批评,批评他们不敢提意见,要求他们提意见。众所周知,掌握军政大权的高官能否听取别人的意见以集思广益,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与安危。然而古代的官员能够放下架子让别人,尤其是让下级给自己提意见,可谓艰难。然而诸葛亮这样做了,而且做得还很认真而诚恳,何其可贵而罕见!

诵读《与群下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邹忌讽齐王纳谏》 来。然而齐王之所以能够让群臣吏民争相进谏,乃是由于邹忌苦心孤诣的启发和劝导,效果也显得过于神奇。因而他那大规模的“进谏纳谏”之举远没有诸葛亮这样自觉而积极,文章的内容也远没有《与群下教》这样真实而可信。

该文给予我们最为突出的感受是诸葛亮不但批评下属不给自己提意见,而且态度还是那样的认真又那么虔诚。你看他,不是一般的号召或是开会说说,而是以正式文件“教”的形式来进行。这“教”可是要在丞相府里存档以备检查的,何等庄重而严肃!再看他批评下属的态度和口气:讲道理、打比喻、举例子、提希望,何等委婉而和蔼。比如“若远小嫌,难相违覆”(如果为避小嫌,不提意见)一句中“若”字的运用,便好像说“你们尚未如此”;再如“然人心苦不能尽”中的“人心”二字又意味着“人们大都如此,不独你们”。这都是为了不使下属难堪。再如,本来是要参谋们都像徐庶、董和那样直言不讳地提意见,也以“苟能……”这样柔和的语气来表达。而且提起徐庶、董和这两个参谋人员来,也不直道其名,而称他们的表字,又是多么尊重。尤其是在“则亮可少过矣”一句中,还自称其名,这又意味着 “我也会犯错误”或“我也有错误”,又是何等谦虚!作为一千七百余年前位高权重而又足智多谋的蜀汉丞相,批评下属,还能如此和蔼而亲切,岂不正是极其典型的“礼贤下士”的可贵作风?这也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名言:“善用人者为之下。”(《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下”者,“放下架子”尊重下属之谓也)这话说得多好啊,对于为官者来说真是金玉良言!因为地位再低的人也有感情和自尊心的。做官的对于下属,只有能够“为之下”,才能唤起下属的爱戴和支持。不然,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只能激起下属的逆反心理而以各种形式来抵制。所以孟子就曾极其严肃地警告过掌大权者:“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可见古圣前贤,真所谓“所见略同”。结合着诸葛亮的一生和文章来看,其所以能够如此真诚地征求下属意见而又如此尊重他们,显然既是出于他对蜀汉事业的忠诚,也是由于他心性之高尚。而他这种做法无疑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群众观点”或“众人是圣人”意识的体现。可见他真不愧被后人奉为德智双全的化身来崇拜、来歌颂。也难怪朱熹把他列为古代“五位君子”之首(其余四位是颜真卿、杜甫、韩愈、范仲淹)。想想看,历史上不计其数的达官贵人中,有诸葛亮这种思想作风的可有几个?这又难怪陆游歌颂他“千载谁堪伯仲间”了。那么他的参谋们读过此“教”,必是像他在《出师表》 中所说的以“进尽忠言”来效力的。他对提意见者,也必是虚怀若谷、闻过则喜吧。这对于“丞相府”的工作以至整个蜀汉事业的巨大好处也就不难想见了。

该文的艺术手法也堪称高妙。

首先是“短小精悍”。此乃该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短小精悍”亦即“以简寓繁”,或谓“少而精”。尽管“少而精”和“多而精”都不容易,然而就议论文、应用文、讲演、作报告来说,“以简寓繁”显然更受欢迎,也更难。所以当年高尔基在给某位朋友的信中就曾谦虚地说自己没有能力把信写得更短些。试看该文,其政治思想意义自是十分重大。内容上,就其不足百字的篇幅来看,也可说充实得无以复加了:既讲了参署(参谋部)的重要职责,又批评了参谋人员为避嫌疑不敢提意见,要求他们多提意见,进而指出榜样,最后又强调了多提意见对于国家和自己的巨大好处。这样既重要又充实的内容,还洋溢着极其诚恳亲切的感情。

其如此之“短小精悍”是怎样做到的?——既得力于剪裁之巧,也受益于语言之精。先说剪裁之巧。这类文章,一般人来写的话,讲讲本单位的情况以至于国内外的形势、阐述一些自己对于“提意见”的认知与感想,可谓都不过分。然而本文对于“参署”内外情况和形势只字不提,其“提意见”的作用或意义也于文末点到即止。大概作者以为前者离题太远,后者一提便知。如果是那些好逞强、爱卖弄的俗官庸吏来写或来讲的话,不知絮絮叨叨可要枉费多少笔墨、唾沫哩。

再看语言之精。比如“集众思,广忠益”这句话,仅仅六个字便概括尽了设立参署的重要作用,还体现着“人多智谋广”的深刻哲理,因而也便形成了“集思广益”这么好的一个成语,至今还在运用着。而这“集众思,广忠益”六个字显然又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其他语句也都可谓准确洗练,要言不烦。因而该文也便成了南宋人陈骙所说的“辞简而理周”(《文则》)的典范。要之,剪裁之巧与语言之精,合起来理所当然地成就了这篇钻石般晶莹的名篇《与群下教》。

说到这里便想结合现实再说几句,也许不为多余。“短小精悍”之文,古代不少见,而今却如“珍稀物种”了。试看恒河沙似的文章中,堪称“短小精悍”者可有几篇?这与“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有关(“白话”天生的就是不如“文言”精炼),也与文风、学风有关。

其次,构思谨严而又起伏跌宕。该文虽短,却有数层。因为有的学者分层欠妥,故而试做细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先从正面立论,是第一层。继之“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是从反面说理,是第二层。一正一反,强调,有力。下面的“违覆而得中,犹弃弊屩而获珠玉”,再从正面打比喻以说明正确意见的重要,是第三层。接着的“然人心苦不能尽,唯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又从正面举出两个榜样人物,是第四层。最后的“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再从正面提出希望和劝告,并且说明这样来办,于国、于我都有极大好处,是第五层。如此短文,思致竟是如此忽正忽反、忽起忽伏、一转再转,而又环环紧扣,真可谓“尺水兴波”,滔滔滚滚。当然这也正是作者思维缜密、深刻而又全面的体现。清初的金圣叹在他的《评水浒》中曾说:“文章之妙,无过委曲。”另一位清人孙奎联在其《诗品臆说》中也说:“文不委曲,意不能出,理不能透,局不能紧,机不能圆。”在这方面该文又是绝好的典范。

再次,熔理、事、情于一炉。《与群下教》自属议论文,然而在如此短的论说中,还有事实的陈述,又都饱含亲切、诚恳之情。这样,理、事、情融为一体而又相得益彰,从而获得了文章虽至短而感人却至深的良好效果。同时我们从这事、理、情的一体中仿佛还可看到孔明这位高人雅士的忠智而又谦和的形象和风度。

最后还应一提的是雅致的韵味。《与群下教》 虽是一千七百余年前的古文了,然而除了一两个稍微生僻的字眼,其他语句都很通俗流畅;加以句式之或长或短,错落有致;同时还不惜用了夫、者、也、矣等二十个文言虚词(占了全文的五分之一强,密度之大,唯此独见)。可别小觑这些不起眼的虚词,其作用之大就像宋人楼昉所说的“文字之妙,只在几个助辞虚字上……助词虚字是过接斡旋、千转万化处”(《过庭录》)。清人刘大櫆也说:“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论文偶记》)。惜乎今人著文,于此多不在意了。所以全文诵读起来不仅有着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而且与其高尚的情思结合起来也便形成了颇为雅致的格调或韵味。作为议论文、应用文之《与群下教》的语言,能有如此雅致的格调或韵味,也非常人所能及。

《与群下教》,不论是在我国文化史上还是在文学史上,无疑都是一块美玉或一颗明珠,可使我们从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愿我们大家,尤其是执笔为文者、从政为官者都能熟读并深思。

猜你喜欢
诸葛亮文章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不划算
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