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预防性维修的探讨

2018-07-13 08:19杨丹
时代汽车 2018年7期
关键词:重型汽车维修策略皮带

杨丹

重庆钢铁集团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 401221

1 引言

重型汽车的快速增长同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逐渐提升,重型汽车使用率呈直线型上升趋势,做好对重型汽车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十分重要。只有保障重型汽车的使用效率,才能确保整个生产、运输过程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因此对重型汽车的预防性维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我们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型汽车预防性维修方法、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同时针对重型汽车的定期保养难以按时完成,有关检查和配件质量周转不足,难以保障重型汽车预防性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几项针对重型汽车的预防性维修策略,希望能够提高重型汽车的使用率,更好地为路面和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2 重型汽车预防性维修概述

重型汽车是指最大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类和N类汽车,主要由重型牵引车和重型挂车组成,其主要运输对象是尺寸或重量超过公路交通法规规定的大型货品。重型汽车的维修主要分为预防性维修和故障性维修两种,预防性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主要通过对产品进行系统性检查、检测或定期更换等防止产品发生故障,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主要用于容易导致较大人员、经济损失的产品,主要方式包括调整、润滑、定期检查等,检查目的是降低产品失效的概率或防止功能退化。故障性维修(breakdown maintenance)是在产品发生问题后进行专门性的维修,通过已发生问题来确定产品功能退化的原因,是事故后的补救措施。重型汽车行车安全和运输安全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性维修策略以保障工作安全、高效地进行。预防性维修又可以分为预测性维修和定期维修,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对运输设备实行全面预防维修策略,可以大大提高重型汽车的使用率,降低维修成本,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助益。

3 重型汽车预防性维修存在的问题

3.1 预防性维修方法、制度不健全

目前针对重型汽车的预防性维修方法和制度尚不健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无法确定重型汽车内部设备与部件的运行模式和状态,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方法不健全,一方面造成了人们对重型汽车的各种内部设备与部件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没有确定的检修方法与限定时间,也就无法进行周期性的预防性更换;另一方面,对重型汽车具体设备和部件损耗程度、实际使用寿命、老化和更换频率、检修保养时间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部件进行具体的划分,从而增加了重型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的概率,增加了维修成本,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此外,预防性维修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无法及时发现故障的重要原因,由于维修人员不足和技术的局限性,我们尚未针对预防性维修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并制定行业针对性规范、对策,也就造成了预防性维修工作的不及时、不彻底。

3.2 设备定期保养难以按时完成

重型汽车的预防性维修包括预测性维修和定期维修,由此可见针对重型汽车的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阶段,由于维修人员不足和预防性维修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因此针对重型汽车的设备进行定期保养难以按时完成。定期保养是根据设备使用寿命、运行时间、运行环境、老化程度等条件进行综合判定,从而制定的一种周期性、预见性的保养措施,通过定期保养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预防性维修或更换,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由于现阶段设备定期保养无法保时保质地完成,加大了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的风险,增加了重型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的概率。

3.3 大部分总成件周转不足

目前,部件、总成件的预防性更换周期与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间隔相同,却并没有根据这些部件、总成件各自的特征,如平均使用寿命、运行时间、运行环境、磨损程度、保养时间等进行调整,这也导致大部分总成件周转不足,致使一些达到了更换时间的总成件仍然没有备用件,从而造成无法进行预防性更换,增加了重型汽车发生故障的风险。此外,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控制和针对重型汽车的预防性维修不到位,因此大部分总成件备货不足,往往到了故障发生的时候才寻找部件进行更换,也就造成了预防性维修无法得到正确地实施。

4 重型汽车预防性维修策略

4.1 RCM维修策略

先分析一下RCM维修的主要任务和分析过程:首先确定需要进行维修分析的设备或部件,利用FMEA归纳分析所选重型汽车的故障模式,同时分析这种模式可能造成的后果或影响。接着对该重型汽车的性能、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都有一个明确了解,以保证能够为严重危害性后果的故障模式RCM决策提供基本的决策信息。最后应用逻辑决断图来确定该重型汽车的预防性维修的维修策略,包括维修方式和维修周期,形成系统性计划。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固定的维修机制,可以形成经过多重分析的维修策略,便于管理和应用。

4.2 重型汽车维修方式决策

除了制定维修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对重型汽车维修方式进行决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维修方式不能只凭经验判断或是受某种特定维修体系的限制,而是要从维修方式的发展趋势来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可能产生的故障及故障应对策略,选取最优化、最经济或效益最高的维修措施,保障整体经济效益和维修的最优结果。在维修方式决策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到RCM的逻辑决断,该项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层面是利用FMEA来分析确定设备各个功能产生影响的类型并将这些影响的类型进行划分,划分标准是安全、功能、经济和隐蔽故障率。这是决定是否要进行预防性维修的过程。第二层面是根据是否要进行预防性维修来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即按照不同的故障划分来确定预防性维修的工作类型,这一阶段也是通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区分,从而按照具体需要来决策出具体的维修方式。

4.3 预防性维修机制构建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保障重型汽车预防性维修的高效、稳定进行,必须全面构建预防性维修机制,保障维修工作正常、有序、按时进行,保障设备安全和降低后期故障维修的成本。在设备预防性维修方面,就是要做好预测性维修和定期维修。由于目前维修经验不足,维修专业人员短缺,构建预防性维修机制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通过对预防性维修措施的具体规划来保证维修的有效性、适时性,通过积累设备的维修数据以及相关维修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维修策略,同时规范维修管理和监督水平,不断完善预防性维修的维修技术体系,逐步加大预防性维修的比重,保障预防性维修能够全面施行。

4.4 加强保养及过程质量控制

重型汽车的预测性维修和定期维修同等重要,因此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及对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设备的保养一般采取定期、定量的方式,针对设备本身的特征并结合其运行方式和磨损程度制定不同的保养措施,以保障设备之后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机械磨损,降低故障发生率。加强过程质量控制需要做好设备监测,通过提升维修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通过对比不同数据来确定控制措施,从而制定具体的预防性维修措施,逐步促进预防性维修的稳定进行。

4.5 对易磨损位置进行重点检修

根据日常操作经验和统计数据,我们发现重型汽车容易磨损的位置主要集中在皮带和轴承,针对这两个部件进行重点检修,也是完善预防性维修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保障重型汽车正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皮带和轴承进行重点检修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皮带和轴承的使用频次来做好定期维护。由于皮带和轴承使用频繁且容易磨损,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皮带和轴承的实际使用频次来制定符合标准的维护检修计划,实现对皮带和轴承的预防性维修,提升其使用寿命,满足设备的实际使用需要。第二,根据皮带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来做好定期更换工作。不同于其他设备和部件,皮带和轴承属于易磨损件,仅靠定期维护无法保证它们持续稳定工作,因此必须对其使用寿命和磨损程度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根据周期进行定期更换,以避免皮带和轴承超负荷运行而引起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结语

现阶段,重型汽车使用频率迅速增加,由于预防性维修方法和制度的不完善,一些事故无法避免,加重了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只有通过科学管理,积极构建预防性维修机制,制定合理的预防性维修策略并加强对保养过程的控制管理,才能促进重型汽车的高效、安全使用,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国家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重型汽车维修策略皮带
重型汽车热伤害分析及优化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煤焦库供焦皮带应急控制改造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欧洲重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隐藏的巨人?》(7)
1万多元的皮带
1万多元的皮带
《欧洲重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隐藏的巨人?》(5)
关于汽车制动系统故障问题及解决策略的分析
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