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硕士生学术写作中连接副词的使用分析

2018-07-13 08:49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硕士生副词语料库

张 瑞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郑州450001)

一、引言

连接副词是实现篇章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表明说话者/作者对两个话语单位之间关系的看法”[1]。连接副词和连词在语义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连词用来连接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并列成分,不可以单独使用。而连接副词则用来表明两个不同句子之间的逻辑和语义关系,可以单独使用。恰当合理地使用连接副词可以提高语篇的清晰度和连贯性,更有效地将信息传达出去。

二、文献综述

在过去十几年里,对于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研究。大多数研究[2-6]针对的学习者是本科生,而且所选用的语料基本都是学生撰写的议论文。Crewe[2]分析了香港大学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习作,发现他们过多使用连接副词的部分原因是为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逻辑性(surface logicality)以掩盖自己不够娴熟的写作水平。田琦[6]基于语料库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连接副词的使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使用连接副词存在单一性的特点。莫俊华[5]对中国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因果连接词(包括部分连接副词)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使用因果连接副词时存在文体意识不够明确,误用少量连接副词,写作中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的问题。

针对英语水平比较高的中国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的研究不多。Lei[7]对比了中国博士生和本族语作者在连接副词使用方面的异同。罗一[8]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论文中的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虽然这是一个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但其仅选择了某一所学校的课程论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语料缺乏代表性。显然,作为学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的连接副词,还值得我们展开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探讨。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更有代表性的语料库,以科学有效的连接副词的分类框架为参照,更全面地呈现硕士生学术写作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的全貌,为二语写作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用语料库的方法来分析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时,究竟该以本族语学习者的学术写作为参照语料库,还是以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为参照语料库,学者中没有一致的认识。Bolton,et al.[3]认为,学生学术写作的标准应该是那些发表在国际英文期刊上的论文。本研究认同并采纳他的观点,因为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硕士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社会做好准备。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如下:

1)硕士生在学术写作中对连接副词的总体使用情况如何?与参照语料库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有何异同?

2)硕士生倾向于过多使用和误用了哪些连接副词?

3)硕士生倾向于过少使用哪些连接副词?

4)对于这些差异,如何进行比较合理的解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语料库的方法。第一步要建立两个可比语料库。一个是由国内六所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生近五年所提交的应用语言学论文30篇组成(该语料库以下称为学习者语料库)。这六所大学既有外语类院校,又有综合性大学,所以语料具有代表性。另一个可比语料库由近五年发表在六种国际知名期刊上的同类型论文60篇组成(该语料库以下称为本族语者语料库)。每种期刊选择了十篇论文,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篇,以确保语料更具有代表性。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的库容分别是444 680词和445 248词(见表1)。

表1 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

(三)确定要研究的连接副词的具体类别

关于连接副词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本研究以Liu[9]对连接副词的具体分类(见表2)作为分析的基础,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该列表是基于两个已有列表[10-12]并参考其他重要语法书制定的,共包含4大类13个小类,因此更为全面。其次,Liu的列表中的这些连接副词在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中的学术、口语、新闻、小说和其他语域的子语料库中得到了系统性的检验。再次,Liu的列表被其他研究者,如Lei[7],Xia[13]所采纳,并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所以,Liu的列表可以作为本研究的参考。

表2 Liu对连接副词的分类列表

(四)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工具是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 3.4.4w(Windows)2014。该软件可以用来对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比如对每一个连接副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其“文件查看”(file view)功能还有助于研究者对那些多义词的不属于连接副词用法的索引行进行剔除,从而使得最后的统计结果更加科学。本研究所采用的另外一个工具是卡方检验和对数似然率计算工具[14]。通过卡方检验的结果,可以明确硕士生和本族语者在连接副词使用方面的差异是否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

四、结果与讨论

(一)使用频率最高的连接副词

在学习者语料库中使用了6 243个(每10 000词140.39个)连接副词,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共计使用了5 990个(每10 000词134.53个)连接副词。卡方检验得出x2=5.59,p=0.018。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硕士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连接副词数量显著高于本族语作者,即硕士生比本族语作者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连接副词。

原因可能是:中国的英语教师中有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英语重“形合”(hypotaxis)而使用连接副词多,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而使用连接副词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会过多地强调连接副词在篇章构成方面的作用。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会跟学生讲,老师在评阅作文的时候不会逐字逐句去看,主要看每一段的主题句和连接词,所以学生会刻意把句子之间的语义或逻辑关系明白无误地标记出来,以免评阅的老师误会。

例句 1:Thirdly,and most important point,the features of Antconc3.2.4w become the decisive point for me to choose it.It is easy to use,that is to say,it is a user-friendly software.What’s more,it is very pow⁃erful in text analysis.(master104)

在这段文字中,that is to say 和what’s more完全是多余的,最后两句话可以直接合并成It is us⁃er-friendly and very powerful in text analysis。作者之所以多用这些连接副词,或许就像Crew[2]所言,是为了突出一种表面上的逻辑性(surface logicality)。

表3呈现的是两个语料库中,每类连接副词的出现频数和标准化频率(每一万词)。从表3可以看出,硕士生倾向于比本族语者少用表示添加和转折意义的连接副词(40.99%对46.04%和17.52%对25.39%),而倾向于多用表示原因/结果和顺序的连接副词(20.18%对14.88%和21.31%对13.69%)。

添加连接副词和转折连接副词使用上的差异表明硕士生和本族语作者呈现和发展自己主张的方式不同。硕士生使用的论辩比较少,更多的是以记叙和描述的方式介绍自己研究的价值、方法、结果和结论。他们似乎只是在依次描述自己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和研究发现,让读者去总结他们的主张。相反,本族语作者用了更多的表示添加意义的连接副词来引出关于话题讨论的解释性信息,更多的表示转折意义的连接副词来挑战先前的研究结果或是改变讨论的方向。原因/结果连接副词使用上的差异表明硕士生对自己的研究价值还不够自信,要用这样一些词汇来凸显自己研究的价值。硕士生对顺序连接副词的过多使用也许是他们想用这样一些显性的衔接手段来使文章更有条理性,而忽视了其实有些逻辑和语义关系是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推断出来的。

表4呈现的是两个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连接副词。从表4可以看出来,硕士生和本族语作者在学术写作中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连接副词分别占了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中所有连接副词的62.5%和65.8%。这说明硕士生和本族语作者一样,都倾向于使用少数高频连接副词来实现语篇衔接,而较少使用其他的连接副词。其次,两个语料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连接副词中,有6个是一样的,即also,however,therefore,thus,then和for example,尽管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表3 每类连接副词在语料库中使用的频数和标准化频率

(二)硕士生过多使用和误用的连接副词

把所有连接副词中的每一个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进行卡方检验,即可得出硕士生在学位论文中是过多使用(overuse)/过少使用(underuse)该连接副词,还是和本族语作者相比,没有什么差异。

表5列出的是被硕士生过多使用的14个连接副词。其中,表示添加意义的有3个(besides,that is to say,what's(is)more),表示转折意义的有2个(as a matter of fact,on the contrary),表示原因/结果的有2个(so,therefore),表示顺序的有7个(at the same time,first/firstly,meanwhile,second/secondly,third/thirdly,in a word,first of all)。可以看出,表示顺序的连接副词占了一半,这与之前分大类讨论的结果是一致的,即硕士生倾向于多用表示顺序的连接副词(21.31%对13.69%)。下面举例分析一下这些连接副词被过多使用背后可能的原因。

表添加意义的连接副词中,what's more和that is to say是被过多使用的。有趣的是,what's more在学习者语料库中出现了19次,而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却一次也未出现。That is to say在学习者语料库中出现了60次,而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仅出现了5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硕士生对这些连接副词的文体特征认识不足。其实,这两个词主要用在非正式文体中,比如口语中,基本不用于学术写作这样的正式文体。该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罗一[8],莫俊华[5]等研究者的研究发现,即中国学生的书面语中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

表4 10个最常用的连接副词

表5 硕士生过多使用的连接副词

接下来要深入考察的是两个表示原因/结果意义的连接副词so和therefore。这两个词都可以表达“因此”这一意义,但他们的文体特征却不同。so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而therefore主要用在书面语中。与本族语者相比,硕士生在学术写作中过多使用so这个连接副词应该也是对其文体特征缺乏认识。

例句 2:Group Two subjects are freshman Eng⁃lish majors who have just attended college for a se⁃mester.So,their language competence levels are rela⁃tively closer than Group Three subjects who are se⁃nior English majors,since those students’language abilities may have been changed greatly and different⁃ly.(master301)

例句3:So,fuzziness and vagueness will be used as alternatives in this thesis;with both of them con⁃tain various shades of indeterminacy,uncertainty and the imprecision of meaning.(master201)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so可以用therefore或者thus来代替。

Therefore是一个正式用语,本研究发现,该词也被过渡使用了,这一结果和之前罗一[8]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撰写的学期论文的调查结果相矛盾。在罗一的研究中,there⁃fore是一个被学习者过少使用的连接副词。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样本来源不同。在该研究中,学习者语料库的样本来源更广泛和多样。

本研究的另外一个发现是关于therefore在句中的位置。在学习者语料库中,therefore共出现了451次,其中有358次都出现在句首。而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therefore出现了252次,只有94次出现在句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研究者认为是因为中国学生对therefore用法的习得还比较单一。Therefore既可以用在句子开头,连接前面的句子或段落,还可以用在句子中间,连接各种有因果关系的句子成分。但硕士生在使用therefore时,绝大多数都是把它放在句首,很少用在句中。赵蔚彬[15]认为,连接副词的使用应该简练而不引人注意,使用过度会分散读者对语篇整体的注意力。或许正因为此,本族语者在学术写作中大多把therefore放在句子中间,这样不但增强了句子成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又削弱了连接副词的显性程度,提高了文章的内在连贯性。硕士生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升。

正如前面提到的,so和therefore都是表示原因/结果意义的连接副词。这类词还有很多,比如accordingly,as a consequence,consequently,natural⁃ly等。在这些词的使用上,硕士生要比本族语者少很多,这说明硕士生虽然倾向于多用表示因果意义的连接副词,但选词的丰富度却不够,他们对这类连接副词的掌握和使用还比较单一。

As a matter of fact和on the contrary是表示转折意义的两个连接副词。从表3中得知,与本族语者相比,硕士生倾向于少用这类连接副词,但这两个表达却出现了过多使用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硕士生对这类词的其他表达涉及的要比本族语者少很多,如nevertheless(x2=14.025,p=0.000),actually(x2=13.126,p=0.000),by/in contrast(x2=64.2350,p=0.000),despite n/this/that(x2=22.852,p=0.000),in any case(x2=3.995,p=0.046)。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硕士生在表示转折意义的连接副词的使用上丰富度不够,仅依赖于少数几个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类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这些连接副词“标记的是不同语篇单位之间信息的不一致,或是表明一种让步关系”。[1]跟表示添加和顺序的连接副词相比,这类连接副词表示的是语篇之间一种复杂得多的关系,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控的。

(三)硕士生过少使用的连接副词

表6列出的是硕士生过少使用的14个连接副词。其中,表示添加意义的有7个(i.e.,further,ad⁃ditionally,for example,that is,similarly,again),表示转折意义的有6个(in/by有contrast,however,de⁃spite n/this/that,rather,nevertheless,actually),表示原因/结果的有1个(accordingly),没有表示顺序的连接副词。这一结果和前面表3列出的分类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是其具体体现。

引起研究者关注的是further这个连接副词。在硕士生的学位论文中,further基本都是作为形容词来使用的,比如“further studies”,“take this argu⁃ment a step further”,作为连接副词的用法只有1例。在国际期刊论文中,further作为连接副词出现了17次。硕士生和本族语者在furthermore的使用上差异不是很大,该连接副词在学习者语料库中出现了79次,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出现了95次。研究者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学习者对于further可以作为连接副词来使用这一用法不熟悉。很多教材和辅导材料上都把furthermore列为连接副词,而further却很少提及,所以没有引起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导致了其过少使用。

表6 硕士生过少使用的连接副词

五、结论

本研究分析的是硕士生学术写作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与本族语者相比,硕士生总体上倾向于在学术写作中多用连接副词,这或许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多地强调连接副词在篇章构成方面的作用有关。就具体类别而言,他们倾向于多用表示原因/结果和顺序的连接副词,少用表示添加和转折意义的连接副词。添加连接副词和转折连接副词使用上的差异表明硕士生和本族语作者呈现和发展自己主张的方式不同。此外,转折连接副词的少用可能还与这类词表示的是语篇之间一种复杂得多的关系,对学习者来说比较难掌握有关。

第二,本研究还发现硕士生的学术写作中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比如,what’s more,so,that is to say这样一些非正式表达在学习者语料库中高频出现,这说明硕士生对这些连接副词的文体特征认识不足。

第三,硕士生倾向于过度依赖少数一些连接副词。比如在表示原因/结果意义的连接副词中,硕士生过度使用therefore,很少涉及本族语者常用的accordingly,as a consequence,consequently等词,这说明硕士生选词的丰富度不够,对连接副词的掌握和使用还比较单一。

基于以上的发现,本研究对英语教学有一些启示意义。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强调连接副词在篇章构成方面的作用,其实有些逻辑和语义关系是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推断出来而不需要使用连接副词来明确表示的。其次,在学习连接副词时,教师应提醒学生该词的语体特征,以免学生在使用时出现误用的现象。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教与学中利用语料库。语料库可以展现本族语者在写作中是如何来使用每一个词的。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索引行,总结出要检索的词在真实语境中的用法。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本研究主要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不足。今后可以针对连接副词误用导致的过多使用展开更多的定性分析。

猜你喜欢
硕士生副词语料库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签约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短句—副词+谓语
赵燕磊
Younger and Older learners’Advantag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Different Learning Settings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