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三大区域为例

2018-07-14 01:58
金融经济 2018年12期
关键词:苏中苏南苏北

 

一、研究背景

“十三五”规划下,创新、协调、绿色已成为当前发展的核心思想,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中央关注的重中之重。另外,伴随着高端制造业回归欧美国家以及低端制造业分流到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国受到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尤其在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准备借助关税阻碍中国技术进步,这会使十分依赖国外技术的中国经济受到影响。因此,中国更要加大自主研发,提高技术自给率,而这恰恰就需要金融的资金支持。在此背景下,我国科技金融试点地区——江苏,推出了多项政策,大力展开科技金融工作,为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注入资金支持。在建设科技金融体系、新型科技金融机构等方面江苏成效显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江苏省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仍然存在很多其他难题,如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制度不健全以及区域间不协调等。因此,研究这个主题,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科技金融以有效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障碍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江苏科技金融和产业结构的现状

在科技金融方面。2011年,江苏成立了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以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致力于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互动对接。在科技金融产品方面,江苏银行推出“苏科贷”、“人才贷”等,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贷款,为江苏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江苏省还成立了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在这里,科技企业可通过“一对多”路演方式,一次性向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展示科技创新产品,寻求资金注入,还可接触到投贷联动产品服务。该中心还促进了一些金融机构设计开发出了特色贷款产品,如:中国银行“中银转化贷”、江苏银行“科技创业贷”等,这让很多初创企业获得了更优惠的科技贷款。江苏还积极推出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推动了科技贷款可持续增长。我省科技金融发展虽初显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江苏的许多科技企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如生命周期不稳定、信用不可靠等。这些问题使银行难以放贷。二是科技金融的产品较为传统。科技初创企业运营资本来源大多是银行贷款和财政补贴,新型科技金融产品占比不多。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量也不多,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来江苏投资的更是少。三是科技金融融资体系不健全。其中,科技担保、保险等业务还尚在探索阶段。四是省科技金融投入产出回报率较低,且资金退出政策不完善,这阻碍了我省科技金融的发展。五是江苏科技金融发展程度区域差异明显,苏南这方面专业人才充足,金融较为发达,其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而苏中和苏北地区在这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很是缺乏在金融、科技和管理方面都擅长的人才。

在产业结构方面。当前,江苏产业发展的规划大体是将产业增长方式转变为质量效率型,将产业发展动力转变为创新服务双驱动。2017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增长8.2%,幅度在三大产业中最大。根据历年产业数据可知,我省第三产业占比正在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呈现更加合理的状态。尽管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但距合理的格局还很远。且江苏省三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明显,现有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在苏南、苏中和苏北还有较大差距,产业构成较为不同。苏南从2014年开始,第三产业的产值对GDP贡献就达50%以上,较其他区域更优。所以,江苏省应该重视三大区地区间经济和产业的平衡。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本文参考李逢春(2012)[1]文章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IND,并使用调整后的公式。

这个公式里,Li是第i产业增加值和该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值,pi为第i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

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代表性指标时,主要考虑市场、公共科技金融两个方面。市场科技金融指标借鉴章奇(2016 )[2]的方法,用银行中长期贷款额表示。而考虑到结果的可计算性,本文用政府科技财政投入量来衡量江苏省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其中控制变量参考陈亚男(2016)[3]用物质资本形成率指标(INV)来衡量,其中物质资本形成率是固定资本投入与GDP的比值。数据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 计量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因变量设为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将自变量分别设为市场科技金融投入SCF、公共科技金融投入GGF和控制变量。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三大区域科技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公式如下:

IND1=α0+α1SCF1+α2GGF1+α3INV1+u1

(1)

IND2=β0+β1SCF2+β2GGF2+β3INV2+u2

(2)

IND3=γ0+γ1SCF3+γ2GGF3+γ3INV+u3

(3)

其中,α0、β0和γ0表示截距项,α1、α2、α3、β1、β2、β3和γ1、γ2、γ3分别表示中各自变量的常规系数,u1、u2、u3表示随机误差项。

(三)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对江苏省2010—2016年三大区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方便比较三大区域模型回归结果,现将模型回归结果整理如下:

表3 模型回归结果总结

实证方程如下:

IDN1=207.147+0.004SCF+0.339GGF+191.111INV

调整拟合优度R2为99.33%

(0.005)(0.022)(0.074) (0.069)

IDN2=190.094+0.011SCF+1.603GGF+127.475INV

调整拟合优度R2为97.38%

(0.002)(0.084)(0.203) (0.153)

IDN3=108.214-0.006SCF+0.574GGF+244.909INV

调整拟合优度R2为96.6%

(0.013)(0.305)(0.082) (0.009)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三个模型拟合优度值均在95%以上,拟合效果较好。且三组数据F统计量的P值均<0.1,说明从整体上来看,科技金融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影响。就苏南的回归模型而言。市场科技金融投入指标(SCF)通过置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相较其他区域,苏南市场金融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最大。这说明苏南市场科技金融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明显。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苏南地区金融市场发达。另外,苏南公共科技财政投入指标(GGF)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意味着财政科技拨款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是由于苏南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力度大,科技金融政策环境良好,减轻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对于苏中的模型而言。市场科技金融投入指标(SCF)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苏中市场科技金融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影响,但促进作用不够强。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由于苏中地区金融市场发展得还不够健全,市场科技金融贷款还无法全面满足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此外,苏中地区的公共科技财政投入(GGF)系数为1.603,但没有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苏中地区财政投入忽视了投资效率,使得经济成本高于效益。因此,苏中地区应强化科技管理,实现规模经济。应将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有前景、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以此激发科技创新积极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于苏北的模型而言。其市场科技金融投入指标(SCF)并不显著且系数为负,这说明苏北地区金融机构贷款的影响力度较低。这可能由于苏北地区金融创新能力欠佳,金融市场不发达,无法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也可能是由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初始资金投入大、资金回收期较长,而利用债务融资,会因为较高的成本难以发展。因此,苏北需重视金融市场的发展。另外,苏北地区公共科技财政投入指标(GGF)的系数为正,通过了置信度为10%的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苏北地区财政科技投入能够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总的来说,苏中、苏北与苏南相比具有发展上的差异。未来江苏省三大区域要不断提高科技金融规模和发展水平,及时反思调整,努力减少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四、 对策建议

一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要鼓励银行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以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还要推进直接融资,鼓励高科技企业发行债券借得资金,扩大资金规模。二要研究科技担保机制。探索有效的担保方式,并建立科技担保专项基金,也可以由政府和担保机构一起承担服务科技型企业时亏损的风险,推动担保市场助力科技金融发展。三要健全投资运作的体制。这表现在要健全投资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条文,引导企业在创业板筹资。还要完善资金退出机制,促使退出的资金进行再投资,加速资金周转,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四要制定差异化的科技金融政策。在苏南,继续扩大金融市场,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加入。对苏北及苏中的科技金融投入要实行政策优惠,如提供优惠低息贷款。五要发展区块链技术助力科技金融。应大力发展区块链金融,并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更加智能高效的发达省市。六要培养高质量科技金融人才。要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金融人才的基础上,省内高校也要注重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金融人才。

(1.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江苏盐城224051;2.盐城市金融研究院,江苏盐城224051)

猜你喜欢
苏中苏南苏北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南年俗亦动人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苏北发展
苏南发展
苏中发展
苏南傩面具略论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与反“清乡”斗争——纪念粟裕大将逝世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