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2018-07-14 05:34林英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对中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探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训练

口语就是口头言语,是在口头上使用语言。它是人們在社会交际中凭借语音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形式。

一、 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1. 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再者,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口语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社会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时期,人机对话已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这就要进一步要求人们说话要做到清楚、准确、简明、周密、规范。

2. 促进听、读、写能力的提高

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相辅相成。叶圣陶在《说话训练》中,曾把说话训练看作是启迪学生思想与引发学生表达的关键。所以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其他语文能力的提高。

3.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言为心声”,思维清晰,说话才明确而有条理。话说不好,主要是不大会想,他心中的意思还处于杂乱的状态,想不清楚,自然说不明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就要求学生说得准确、简明、有条理、有针对性,这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 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基本理念中提道: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而口语交际正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 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 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与和谐的讲话氛围,激发学生讲话的积极性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自我意识增强,当众讲话,总怕讲不好丢面子,因而不敢讲,所以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友,热情引导,让学生放松心态,大胆自信,无拘无束地开口讲话,这是锻炼敢于讲话的关键。只有敢说肯说,才能锻炼说的能力。

(二) 利用课本教材有效地训练

选入课本的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学生通过阅读、欣赏、运用、模仿,可以从中学到极其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表达技巧。

1. 朗读课文。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对口语表达训练极为重要。朗读可分为三个层级:(1)准确的朗读,(2)流畅的朗读,(3)有表情地朗读。

对学生的训练可采用“递进”式,如教朱自清《春》,首先要求读准字音,继而读顺口,读流畅,最后要求读出感情,通过审美想象,用声音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可以作为学生的示范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读出感情:首先要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处理语速、语调、读音的轻重等。这样,学生可以自己边朗读边听录音范读,进行不断训练。通过反复操练,及时矫正自我,逐渐形成朗读能力,为口语表达奠定扎实的基础。

2. 复述课文。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训练了吸收书面语言信息的能力,同时丰富了语言表达,文章构思等知识,进而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运用的能力,所以说复述是口语表达训练的基本功。

在教学中,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片段,都可引导学生复述。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鸿门宴》《雷雨》等。当然,复述并不单指简单的重复。还可以是创造性复述,比如课本剧表演,播报新闻等形式。学过新闻、报告文学单元之后,我布置学生回去认真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试当一回播音员,挑选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通讯,在班上播报。让学生把文字的新闻变成口语播报,转换形式,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评析课文中精彩的片段或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当学生阅读到精彩的片段时,就会对此产生兴趣。而兴趣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催化剂。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让他们“一吐为快”。这比平时刻板地对他们进行训练效果更佳。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文中“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非常精彩。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三拳一拳重似一拳,写出了鲁达的威猛,也写出了郑屠的狼狈相,读之令人拍手称快。学生畅所欲言,热情高涨。

4. 讨论“研讨与练习”中部分拓展延伸题。教材中“研讨与练习”的题目除了是该篇课文重点知识的检测,还设计了拓展延伸题。有些就适合作为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练习。比如,《荆轲刺秦王》“研讨与练习”四: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课上学生讨论激烈,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这一类题目的探讨交流,学生的很

多能力都得到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也将在不断地训练中得到提高。

5. 开展“口语交际”专题活动。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分别安排了“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等五个口语交际专题。这里侧重阐述演讲、辩论。

(1) 举办演讲比赛。演讲是一种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用有声语言来转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收到打动感染听众之效,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口语即有声语言,它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物质表达手段,是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演讲要求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洪亮,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要注意形式美和声音美,同时在语言表达方面还要求准确性、简洁性和通俗性。所以举办演讲比赛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之后,我结合“表达交流”中的演讲专题,总结演讲的相关知识,舉办一场以《我也有一个梦想》为题的演讲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出示评分细则,采用评委评分。最终评出优秀个人和先进小组。学生热情高涨,效果良好。

(2) 开辩论会。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辩论的强大攻击力量主要表现在语言上。一个人要提高辩论能力,就必须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在口头论辩中,一个辩论者必须及时地、流利地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如果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说错了,就势必给对方以攻击的把柄,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因而,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辩论中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辩论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辩题应是同学们所关注的问题,有可辩性,能引起辩论双方的交锋。如《面对绝症病人,该不该实话实说?》《中学生是否应该统一穿校服?》《语文只考作文好不好?》《中学生暑假打工利弊孰大》等等。辩论中要求双方要互相尊重,用语文明,以理服人。

(三) 利用课堂教学来训练

1. 充分利用课堂上的“问答”。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多让学生开口表达,这包括学生对老师提出问题的回答,也有学生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在“问”和“答”的过程中,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 注重学生交流讨论环节。课堂讨论是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口语交流活动,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离不开它。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合作的精神,同时也要求小组的各个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地谈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批驳。这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无疑是个好办法。

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贵在认真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使学生讲话日趋准确规范、明确流畅、生动得体,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口语》[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谭惟翰主审,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S].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赵传栋.论辩原理[J].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林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语文教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