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固定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

2018-07-16 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颈静脉缝线舒适度

孙 蕾 邓 娜 高 珺

(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9)

血液透析主要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段,建立临时有效的血管通路成为血液透析关键条件,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能保证血流量;易于固定,导管不易脱出;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等优点,使其在临床血液透析中被广泛应用[1]。牢固、方便、安全、舒适、有效的固定方法,不仅直接关系到临床血透操作治疗能否顺利实施,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2]。因此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维持导管功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成为导管护理的重点。临床上一般采用外科固定用胶布粘在其颈部和面颊,不但颈部活动受限,而且长时间胶布易脱落,使导管失去固定,造成导管脱落,感染等问题发生。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带,临床使用效果满意,有效地降低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0月之前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使用胶布固定导管;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使用自制颈静脉固定带固定导管。入选患者均为我院透析中心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龄在24~85岁,平均年龄在46岁,均为尿毒症患者,每周行血液透析2~3次,留置时间42~99 d,平均留置时间50 d。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导管均为艾贝尔血液透析导管(外延管为弯型),插管后左右翼缝线固定于皮肤,导管口消毒后覆盖3M敷贴,外露管用无菌纱布包裹。两组操作者均为我科护理人员,统一培训,技术娴熟。

1.2 方法

1.2.1 制作方法:根据患者的体型设计S、M、L型号(以M号为例介绍制作方法)。选择长22 cm,宽15 cm纯棉布一块,延纵轴将两边向中心折成双层,中间留口形成附带(两边各留1 cm压边);折成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裁去四个角并缝齐,一端连接长10 cm宽2 cm的长带子,另一端连接长2 cm,宽2 cm的带子,末端袢状缝入尼龙绳,做连接用。最后在长带子上缝上黏合带(专利号:201420179509.2)。见图1。

图1 固定带制作方法

图2 固定带使用方法

1.2.2 使用方法:取一个制作好的颈部固定带,先将透析导管外接头放进制作好的固定带上的附袋里,将宽带子绕脖子一周,一头穿过尼龙绳,再根据脖子粗细调节黏合带的位置即可。见图2。

1.2.3 观察指标:①舒适度: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差异进行记录,分为舒适:患者无疼痛感,颈部活动自如;较舒适:有轻微疼痛感(0~3),颈部活动轻度受限;不舒适:疼痛明显(4~7),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对舒适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患者或家属代为填写,要求10 min内完成,当场回收。发放调查表160份,收回有效答卷160份,有效回收率100%。②视觉美感:患者及家属自评固定方法是否影响美观。③缝线脱落:导管左右翼缝线是否有效固定于皮肤。④皮肤过敏:胶布黏贴处或固定带接触皮肤出现发红、瘙痒、抓痕、破溃。

1.2.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患者舒适度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法患者舒适度的比较[n(%)]

2.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法各项指标比较[n(%)]

3 讨 论

深静脉穿刺术后的导管护理是血液透析患者日常护理中的重要一环。方便、牢固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不仅直接关系到各种治疗项目能否顺利实施,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临床上长期沿用胶布固定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传统的胶布固定长时间易脱落、局部皮肤易过敏、易感染等。患者皮肤对医用胶布过敏,甚至有部分患者改用3M纸胶布后仍然出现皮肤红肿、瘙痒难忍、水泡等问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治疗的进行。另外用胶布固定后都会留下胶布痕迹,影响美观和患者的心情。使用自制颈静脉置管固定带可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减少感染机会;其固定性好,患者行走或活动时避免透析管牵拉造成副损伤,提高生存质量;替代胶布固定解决了胶布引起的过敏反应、不舒适以及胶布粘不牢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对照组中有15例由于患者的固定或护理不当,牵拉导管造成导管缝线脱落,而不得不进行重新缝合固定,有的进行3次,4次缝合,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

因此,该颈静脉置管固定带有如下优点: ①固定性好,患者行走或活动时避免透析管牵拉造成副损伤,提高生存质量。②由于采用纯棉棉布制作,柔软透气,保持插管部位清洁干燥,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了病原菌入侵,减少感染机会,因而避免了置管时间增加所带来的感染概率增加的问题。③替代了以往用胶布固定,解决了胶布固定引起的过敏反应、不舒适以及胶布粘不牢等方面的问题。④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实用,可反复使用。此外,颈静脉导管固定带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患者不必因担心导管脱落而必须长期卧床,可进行散步、自主进食、阅读等日常活动。不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猜你喜欢
颈静脉缝线舒适度
内淋巴囊分流术治疗颈静脉球憩室致类梅尼埃病样症状1例
横窦狭窄合并颈静脉球高位对乙状窦血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不同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介绍和降解研究
颅内压监测和颈静脉血气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