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与安全问题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2018-07-21 03:18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管理机制应急

钟 丹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2007年《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现实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与体育安全问题是影响青少年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不仅给学生及家长造成身体与心理的伤害,同时也影响了学校教学、管理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将应急管理机制引入到体育活动以外伤害与安全问题中,能够化解突发事件,有效地减缓校园突发,有效地整合、缓和利益矛盾,使利益各方的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也能使突发事件得到最妥善的处置,及时有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对师生的人身和财产造成的侵害。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与安全问题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构建青少年体育活动安全与应急管理机制的内容,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活动安全与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1 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与安全问题应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专门管理的预案

体育活动的的意外伤害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建立专门的应对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预案,根本就无法很好地取得应急管理机制的效果。各地的学校基本上没有关于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的专门应急管理预案。缺少专门的应急预案会导致学校在处理体育活动的意外伤害问题时缺乏具体的、可行的操作机制保障,因而其在处理这方面问题的能力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实践中,由于缺乏专门针对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往往出现混乱和推卸责任的情况,不利于紧急事件的迅速而有效地解决。

1.2 缺乏专业的应急管理人员

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和安全问题的应急管理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涉及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体育活动的安全常识、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器械维修和检测的知识、大型体育活动安保知识等等。而这些专门的知识都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或者进行专业的培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中基本上没有配备各种专业的人员。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意外伤害预防和处理上,也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器械安全的检测和维修人员以及医疗卫生人员。专业人员在应对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缺乏专业人员使得中小学在应急管理的机制设计上存在非常大得困难和不足。

1.3 应急管理缺乏心理干预机制

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之中的意外伤害和安全问题不仅给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以外,还往往给受害人精神上和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阴影,进而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疾病,产生对社会的厌恶,对学校的痛恨,对体育的反感之情,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现有的应急管理机制基本上都是采取物质上的救济方式,往往忽略了伤痛给受害者心灵上所留下的阴影,没有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方面的疏导和干预。青少年的心智还未成熟,看待问题往往会走向极端和片面。如果欠缺心理干预机制往往会使得其对于意外伤害产生恐惧感或对体育本身产生畏惧感,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国在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心理干预方面存在漏洞,缺乏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专门心理干预机制。专门的心理干预机制应当对受伤者和目睹伤害的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防止其产生畏惧心理,促使其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1.4 忽视对青少年体育安全的教育

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往往会出现各种意外,而且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从而使得伤害可能加重。目前学校在体育活动安全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的漏洞,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体育活动安全教育课。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之中发生意外伤害时,教师和学生往往手足无措,常见的措施就是通知校长和家长,延误了急救的最佳时机。学校的安全教育很少涉及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之中的意外伤害和安全问题的应急管理,更是很少组织学生演练体育伤害时的应急处理,众多师生的应急知识比较淡薄,对于如何救济在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事件师生往往讲得十分苍白。

2 构建青少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与安全问题应急管理机制内容

依据应急管理法制,并结合处置体育意外事故的时间顺序来看,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和安全问题应急管理机制的内容应该有事前的预防,事中的处理和事后的救济等3个大的部分构成。

2.1 事前的预防机制

健全良好的预防机制,把对体育意外伤害的管理从反射性的反应模式转化为注重预防充分的准备,这将大大降低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体育意外伤害事件的形成和爆发,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1.1 正确的预防体育意外伤害的应急管理意识 所谓预防意识,就是体育活动的参加者、体育的教学者或者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人员在体育意外伤害发生前有预防体育意外伤害发生的应急意识,拥有正确的应急管理观念,防止不利事件的发生。良好的预防机制不应是某一种预防的行为,而是体育活动之中的各个部门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甚至需要社会的有关单位与学校的积极合作。完善的应急预防机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体育伤害事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2.1.2 完善的校园安全问题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许多的国家都有针对校园紧急事件的立法,是校园应急管理能够“有法可依”。完善的国家的应急法制建设,对体育意外伤害等具体的意外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进行法制化的建设,指导学校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应急管理的建立和运行,同时必将赢得社会的信任,建立大社会的协作应急机制。在应急管理法制的指导下,学校采取的应急处理行为可以得到学生家长的信任,有助于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做到应急管理机制的“依法治校”,真正发挥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作用。

2.2 事中的处理机制

预防机制固然重要,但许多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是不可预防或是难以预防的。一旦突发伤害事件发生,必须要依靠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来应付。

2.2.1 应急决策机制 我国学校现有的应急决策机制大部分都是由校长牵头成立的应急领导小组,但是,在体育活动应急管理机制中,还应注重体育教师的作用和学生团体的作用。 由于体育事故的突发性,学校领导组成的应急小组没有条件也不可能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的现场,这样在体育伤害发生时,体育教师或学生团体要及时处理现场的急救或维护好现场,并在第一时间将意外伤害事故报告给学校的应急管理中心,然后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决策和指挥意外伤害事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学校的人力和财力来应对体育的意外伤害事故。

2.2.2 学校应急管理的多元协作应对机制在体育意外伤害的应急管理中,学校应急管理多元协作机制能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学生自治团体、社区、家长网络、社会团体及媒体在学校体育意外事故预防、应对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应急管理强大的社会网络。 因此,需要明确该社会应急网络中的参与主体、参与模式、利益诉求和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的应对,努力形成预防为主、多元协作的良好局面,提高体育伤害的应急能力。

2.3 事后的应急救济机制

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不仅合法合理的处理体育意外伤害事故,还包括对伤者的救济、对过错方的惩罚、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和对相关责任人的追责。

2.3.1 赔偿救济伤者的机制 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往往有多种原因造成,可能是同学之间的打闹、教师的教育不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老化与毁坏等,在意外伤害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利用应急沟通机制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协调赔偿事宜。受害者在体育意外事故中遭到身体的摧残,学生家长的精神也会受到损害,只有认清过错方和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开启应急管理机制中的赔偿机制来积极给于受害者赔偿,才能多少安抚受害者一方的情绪,也才能防止事件的升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有利于维护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

2.3.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问责机制 体育意外伤害事件将在学校和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责任纠纷,确定学校的主要领导人员在体育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时的责任将是事后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进行了正确定性才能做好应对与适当的处理。体育意外伤害事件中的责任追究机制包括2种:对制造、引起体育意外伤害的责任人加以追究和对体育意外伤害中的应急过程中的违法、不当、失职的行为进行责任的追究。前一种责任的追究主要是依托国家法律中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制度来完成的,在对意外伤害的受害者进行赔偿救济时由事故的当事双方进行协商或者由人民法院裁决,并不是该部分所说的责任追究;后一种责任的追究,一般是通过单位内部的问责机制来实现的,这是本部分所主张建立的问责机制的重点。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管理机制应急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分割”——城固行业系统党建融入社区管理机制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甘肃小微企业人才缺失与管理机制创新
应急预案的编制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