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训练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8-07-21 03:18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专业

蔡 宁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人才是社会不断进步和国家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全世界各国都在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方面展开了竞争,其实这归根结底都是属于人才的竞争,可以说,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全世界总范围内,各国都达成了统一的共识。为满足我国综合国力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当今世界的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国家政治等各方面都以极其活跃的姿态在发展进步,文化碰撞、经济交流、国家竞争也日益激烈。人才培养在当下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新时代环境下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运动训练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优化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方案,旨在为今后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专业内容之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在1957年时,于北京体育学院首次设立。其设置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同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教练员。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体育院(系),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量的体育运动人才,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开设有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众多,但由于各地区、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全国内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还有些参差不齐,各高校所开展的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状况差距还是很大的。于是不少高校开始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希望能有效加快提升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步伐,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

1.2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基本情况

从每年的高校招生计划和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可以发现,当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规模日益庞大,而生源方面,来自运动队的学生越来越少,来自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比例则越来越高。随着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虽然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运动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运动能力相对以往整体出现下滑趋势;此外,从不少研究中发现,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他们整体的表现现象大多数都为:其运动能力一般都比较强,但文化基础却相对较差,他们中大多都表现为不主动学生与不热爱学习,其文化课考试的通过率较低。

1.3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当前在我国各高等体育院(系)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有不少高校呈现出训练内容单一化和缺乏创新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基本都是因为各高校运动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然还是传统的师资培养模式,在封闭的校园体系内,独自培养与体育教师大致相同,但是不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大概体现为专业口径过窄、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大多都只是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所以,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各高校必须要全面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创新与改革。

2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社会化发展的今天,当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可以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由专才教育模式转向为通才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要。根据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可以分为竞技领域需求、学校体育领域需求和社会体育领域需求3类。

2.1 竞技、教育领域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

竞技需求是为了满足各种大型比赛赛事等方面的竞技体育人才。当前我国教练员的社会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但对于高素质的体育教练员的需求还是急需的。我国人口基数众多,体育运动员单从数量上也很多,但是许多重要比赛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的水平却难以让人满意,究其原因,是我国的体育教练团队组成单一。而美国职业篮球(NBA)的职业化程度和比赛水平让他人难以望其项背,其运动员背后有着成员众多、素养极高的专业教练员、营养师、随队医师来支持。而国内的运动员们很少有这样的支持和帮助,缺乏科学的训练。为了满足国家对这些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和高素质体育教练员的需求,就必须培养出这些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和高素质教练员。而学校体育领域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主要是各高等体育院(系)体工队所需要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专职教师等。所以,高校要不断提高办学的层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备高水平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满足学校体育领域甚至更高级别的体育竞技领域的运动训练人才需要。

2.2 社会领域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民一次盛况空前的世界博览会,我们在取得骄傲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体育运动整体水平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和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民运动”不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当下社会上切实存在的现象。因此,国家和社会不仅需要具有高技术、高运动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同样也急需要具有高技术、高运动水平健身指导教练及高素质的体育科研人员等。目前我国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相对以往巨大进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当前健康中国及全民健身体系工程的不断扩大,国家更需要大量的具有高技术、高运动水平的体育指导员来对人们怎么去科学进行健身来进行指导。

3 关于提高高校运动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虽然从理论上来讲,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设置的目标,是专门为国家培养具有高运动水平、高专业知识的高技术运动员,以及具备高科研管理能力的教练或教师等所开展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但是面对当前体育事业不断朝向社会化的发展走向,其培养模式要跟紧时代步伐,积极做出相应改革与调整。从目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培养方式。

3.1 目前,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招生生源与其它体育专业学生不同,出现了社招学生比例开始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而运动员学生比例却逐年的下降,社招学生因为没有运动基础,所以这就导致了当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运动技术水平较差。所以,建议各高校体育院(系),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运动水平现状,及时调整对其所培养的方向,要采用多元化与科学化的形式实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

3.2 目前,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来开展。所以,建议各高校体育院(系)在展开运动训练专业时,要以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进行开展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培养出社会实际需要的运动训练人才。

3.3 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大多数高校都普遍地缺乏专业特色,其主要教学目标一般都是向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提供运动人才,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过于局限性。所以,建议各高校体育院(系),要对当前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要不断突出运动训练专业的特色,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是还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4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而人文教育目前在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所以,建议在各高校体育院(系)在进行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人文教育观融入其中,在教学课程中要增加人文教育的比重。

3.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能力完成评价。此举有助于推动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有效发展,以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师达成教育目标等,同时其也能为各高校体育院(系)培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考证依据。

4 结 语

随着体育事业不断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人们开始不断追求运动训练的新方式、新思维,这为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根据目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体育竞技事业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运动训练人才需要,以及当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各高校在进行运动训练人才培养时,要注重多样性、多元化发展。各高校的运动训练人才培养目标,应充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周围环境因素,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要以国家、人民、社会各领域对当前体育运动训练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与修订运动训练人才培养路径和方案。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