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21 03:18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传接球运球篮球

石 磊

(安徽机电技师学院,安徽 蚌埠 23301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篮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形式的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必须总结出新的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篮球教学的核心是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改善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质量,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篮球运动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1 比赛教学法的内涵

1.1 比赛教学法的概念

比赛教学法最早起源于英国,英国是现代教育的发祥地,其最早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赛教学法的产生也是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逐渐淡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比赛”指的是多名参与者就某一或某些方面进行竞争而分出胜负的活动,比赛教学法正式采取比赛竞技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凝聚学生的向心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比赛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个人或者团队自主的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1.2 比赛教学法和篮球教学的联系

现阶段篮球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多是采用教师授课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还有一部分对篮球教学不太重视的学校,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授,课上教师只给学生一些篮球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的篮球水平提升很慢。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很多学生在面对比赛时发挥失常。仔细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学生技战术的掌握和心理素质对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比赛教学方式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均得到强化,每次练习和上课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配合能力,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

2 比赛教学法对篮球教学的意义

2.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且由于时间和班级人数等因素的限制,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进步较慢。尤其是一些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师进行大量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也很难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在无趣的课堂中产生对篮球学习的厌烦情绪。通过引入比赛教学法,可以通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借助了学生的求胜心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教学的根本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型人才,受素质教育的影响,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成绩,或者说只重视成绩。通过调查显示,当下中小学生甚至高校学生不仅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包括人际交往、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等都有明显的下滑。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篮球基本技能,还能通过个人赛和团队比赛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勇往直前的个性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2.3 改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由于教学过程枯燥且课时较少,缺乏一定的训练强度,学生对相关技术动作的掌握相对缓慢且理解不够透彻。通过比赛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胜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增加练习的强度,更加牢固的掌握基础技能。比如进行快速运球的比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会在课下进行大量运球练习,其运球技能也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通过比赛教学法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找出学生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及时进行完善和纠正。比赛教学法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再加上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观察随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今后教师教法的提升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在投篮教学中的应用

投篮教学是篮球教学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必须对投篮教学基于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动作,达到一定的投篮水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比赛教学方案,如原地投篮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个人赛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赛为例,课前将学生合理的分成若干小组,以罚球线为标准,每人进行3~5次投篮,计小组总成绩,对优胜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学生的拼搏精神。比赛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注意,而且比赛的规则必须明确,评价客观公平。

3.2 在运球教学中的应用

运球教学相对其他的教学环节更加枯燥,学生对这个环节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运球的基础不扎实,但是没有足够的动力继续投入练习。比赛教学法的引入可以使教学过程增加许多乐趣,大大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2组,在运球的路线上设置障碍,让学生进行运球速度的比拼,所有组员完成运球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一方运球另一方进行阻截的比赛,最终到达终点多的一方获胜。运球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带球过人或者过障碍时,需要做出连贯的动作,避开防守人的重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运球时动作的规范性,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升学生的运球能力。

3.3 在传接球教学中的应用

传接球练习可以分为迎面跑动方式、间接传球方式、接球方式等,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合理运用比赛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在迎面跑动的传接球练习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8名学生比较合适,站成横队队员之间呈现对立站姿,2名队员之间的距离控制在4m左右,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传接球技术动作进行性比赛,率先完成100次传接球的小组获胜。在传接球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传接球比赛,将全班分为人数相同的两个大组,然后要求学生横排列队,小组间成员的间距在3m左右,排头的同学给排尾的同学传球,率先完成全部传球且传接球动作符合规范的一组获胜。在应用比赛教学法时,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技术要领的效率,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

3.4 在半场比赛中的应用

半场比赛的参与人数较少,一般是进行三对三或者四对四的练习,半场比赛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际的半场比赛联系中理解篮球规则,强化技战术的运用。在将比赛教学法引入到半场教学中时要提前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和水平进行分组,每组3~4人,选择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可以设置成轮流赛制或者淘汰赛制,也可以兼顾二者,也可以参考国际赛事的赛程制定积分赛,最终经过一系列的比赛决出优胜的小组。在小组分配好后,根据抽签的方式决定小组参赛顺序,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淘汰赛建议赛程控制在15min以内,或10个球决定胜负,即哪一组先投中10个球获胜,以此来增加学生对篮球的理解,保证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3.5 在全场比赛中的教学应用

全场对抗练习是篮球教学最根本的环节,其对学生的体能、技战术运用等要求很高,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学分组的工作较半场教学难度要大,教师一定要合理进行分配,避免小组之间差距太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全场的对抗练习对学生体能消耗很大,每组必须有足够的替补队员,建议每组人数在8~9人比较合理,可以参考正规篮球比赛的4节制,每节的时间建议控制在8min左右。可采取淘汰赛与循环赛相结合的赛制,将整个比赛贯穿教学的始终。

4 将比赛教学法引入到篮球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4.1 训练及比赛的强度

比赛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篮球文化的内涵,提升篮球教学效率,但如果不能控制比赛的强度很可能造成相反的结果。强度太高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给学生造成过度的紧张,甚至还可能因为超出学生身体承受范围造成学生身体损伤。强度太低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造成学生散漫的情绪,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4.2 保证公平性

比赛教学法在于公平,只有达,真正的公平,学生在参与比赛时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否则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消极对待,造成教学效果低于预期。常见的容易让学生产生不公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组,同一个班级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分组时要注意每个小组间的水平差异不能太大,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个比赛要各有输赢,太强或者太弱的小组都容易产生懈怠的情绪。(2)裁判,虽然任何人担任裁判都有可能出现漏判或者错判的现象,但整体的吹罚尺度要保证在一定的范围,既不能过的判罚影响比赛进程,也不能存在差异化吹罚。(3)规则制定,规则的制定必须在比赛之前,而且要尽可能的全面,并且确保在正式比赛之前所有学生全部理解,以免出现争议。

4.3 要做好相关总结工作

比赛教学法的宗旨是为篮球教学服务,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比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相关比赛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的给予指正,确保学生学习的高效性。教师在时刻关注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要通过实际的观察总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比赛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如发现学生体能不好,要专门进行体能训练,只有不断的进行总结工作,才能将比赛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 结 语

篮球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影响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在学校篮球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形式,安排教学内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赛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方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欢
传接球运球篮球
完形填空一则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双人运球”乐翻天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