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即时性评价改进

2018-07-21 03:18沈月娟吴秋雨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素养体育语言

沈月娟,吴秋雨,可 勇

(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浙江 绍兴 312030)

1 研究目的

体育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绪、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从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它包含3个指标: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

即时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表现做出的及时反馈、帮助控制、纠正学生的后续学习过程。即时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即时性评价,其目的是运用生动有趣的即时性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成就感;教师通过优美、准确的评价语言来肯定和表扬学生的优点、进步,树立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教师运用充满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让体育薄弱生逐步自信起来,并能在自信中走向成功;教师运用即时性评价引导学生领悟出运动技能的精髓,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利用即时性评价去唤醒、鼓舞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落地生根,而即时性评价需要核心素养来引领,缺少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即时性评价是局限的、空洞的,只有基于核心素养的即时性评价才彰显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2 即时性评价的形式

2.1 口头表达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评价来组织教学,如表扬学生“你真棒”“跳得真高”等激励性的语言;在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做出了错误动作时能够及时提出纠正的指导性语言,如“站立式起跑时注意不要同手同脚”“篮球运球是要五指张开的”;教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之后能够得到教师的即时反馈等等。

2.2 借助肢体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同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课上教师的肢体语言要丰富很多。体育教师一般擅长使用肢体语言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在针对学生个别评价时,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通常会采用竖大拇指、摸摸头、点头、鼓掌、拍拍肩等肢体语言;对上课不认真、爱吵闹的学生,如果教师想制止但又不想当众批评学生的时候,常常会采用目光直视、夸张的面部表情或手势示意来引导学生收敛自己的行为。

2.3 借助媒介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常使用媒介进行教学评价。年段越低,教师使用媒介的频率越高,教师使用媒介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多样。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常常会选择“奖励卡”“积分卡”来表扬完成教学任务出色的学生,教师也会采用贴一些“笑脸”“你真棒 ”等表扬的图片,除了这些实物的奖励形式外,教师还会在团队竞争或者小组比赛中采用积分评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通过累积分来评价获胜的小组。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即时性评价改进

3.1 语言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既有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和行为表现的,也有对学生的错误导致进行引导、纠正的,这些激励学生的评价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跳箱跳上成蹲撑”,由于跳箱比较少,学生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个别孩子会心急,当前面的学生还没有完成练习,后面的学生就冲上来了,为了避免教学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师必须制止心急的同学。如果教师采用批评的方式可能会起到不好的效果,抑制学生的情绪,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师说:“XX同学,老师知道你很积极,想多争取更多的练习机会,但是你不等前面的同学完成跳跃就跟上去的行为很危险,你不想前面同学受伤,对吧?”教师采用合适的语言引导既让学生在受到了教育,同时也让该同学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爱,学生后面的练习会遵守规矩、更加积极。

3.2 指向明确

在一些课堂实录中,教师经常会采用“好”“你真行”“还差一点”“太棒了”等表扬的语句,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茫然,学生不知道教师的表扬好在哪里、自己该如何努力,学生也不清楚自己动作存在的问题在哪里。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教师仅仅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走流程,不能达到的评价引导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进行点评,告诉学生动作好在哪里,如学生滚得流畅的原因是在空中完成的低头这一动作,这种带有指向性的评价能够鼓励示范的学生,也让其他同学明确了练习的目标和任务,这样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3 区别对待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如年段差异、体能差异、性别差异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征并加以区别对待。不同水平阶段的孩子个体差异尤其显著,教师在评价语言上要采用合适的语言或身体形态对学生进行评价,低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天真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评价时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如练习滚动时,教师给出的评价是“你的身体团得真紧,像个小皮球一样”,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不必过分地纠结动作的细节,教师采用夸张、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更容易让低年段的孩子接受;而对于高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已经发展,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多采用启发性的词语,适当增加具体的动作要求,如“怎样才能让身体滚动的流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思维方式趋于成熟,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尽量言简意赅,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对学生的动作技术要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如排球垫球的“插、夹、抬”,让学生在练习中始终贯彻执行具体的要求。

3.4 时机灵活

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评价的时机应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况、风格和对象而灵活变化。如果学生的运动能力较弱,但学习练习得非常认真,还能够坚持不懈地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孩子的这种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要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即时评价有些共性的教学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新授内容时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教师应采用延迟评价的方式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有个性的学生,如学生上课纪律较差,由于他们会用各种方法吸引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如果教师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如果他们表现出不合适的行为,教师不应当面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可以采用延迟的课后评价跟学生交流,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不减弱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

4 结 语

教师评价要适时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语言评价的功能,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教师应巧用即时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行为,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道理和团队合作的意义,引导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素养体育语言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语言是刀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们的“体育梦”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