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2018-07-21 03:18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学科

刘 军

(江苏省黄埭中学,江苏 苏州 215143)

1 问题的提出

不同国家和地区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另一种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跨学科主题,与学科课程内容一起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根据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实际,我国应属于第一种类型, 即学科课程与教学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核心素养需要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其中,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里就规定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但是新课标颁发的时间不长一线教师对理念的践行才刚起步,教学中体现其精神出现了滞后现象。

笔者在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体育”,条件为全部文献,体育学科文章为27篇,其他为781篇。条件为核心期刊,体育学科文章为7篇,其他为209篇。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及通过网络平台对一些教师进行调查访谈中发现,很多教师知道核心素养名词及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几个方面,但对于其内涵等研究不深尤其是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见,一方面是课标推行需要时间,理论落实需要教师的学习与实践;另一方面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远远落在了其他学科的后面,而体育学科是所有学科中学时最多的科目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最大,这就需要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研究。以往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通过一些教材为载体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如学生在中长跑练习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利用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坚韧品性。但现实中教师也会发现在枯燥的项目练习中学生的精神面貌颓靡,学生一旦产生这些情绪教师却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引导。新课标里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体育品德的定位就很好地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可以说,通过体育学科对立德树人的价值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这也需要教师尽快地研修与实践中运用。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核心厘清

2.1 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转化为教育教学可运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进而贯彻到各个学段,体现到各个学科,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文化修养等16字人的素养的要求。以上是国家意志力的体现无需辨析,只有不断地学习精神及在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完善。体育新课标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很严谨的规定。也有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阐述,其中学者于素梅认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着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 大维度的完整体系,是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和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性练习,逐步掌握并形成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健康发展所需和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虽然每门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素养,但操作中教师必须在处理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核心素养里的“家国情怀”等16字的人的素养,这样才能够用全面的视角去解读课标,从而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

2.2 核心素养“核心”之厘清

新课标落地之前学术界的争论是非常多的,但是不同的理论层面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且新课标里虽然明确地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几个层面,但是并没有对几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所以有必要对几个问题进行厘清,只有将来龙去脉搞清楚教师在操作中才会有的放矢。到底什么是“核心”,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核心素养中的“核心”2个字的见解是争鸣的关键。21世纪世界将“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一些国家和地区就采用了跨学科的方式,如我国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就非常好地将核心素养中的创新等元素就很好地分解到了相关课程中,最后通过校本课程落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师资力量是我国最好的学校之一,这种模式很难被复制和大面积推广。但这也不代表核心素养融入到各个学科中的方式就不好。此外,核心素养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从理想的意义上看,聚焦成一个最好,因为“核心”的本意应该就是一个。但是,纵览国内外已有的各国核心素养清单,核心素养在数量上都不止一个。例如,身体素质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视为基础素养。但因为“太基础”了,国外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都没有将之列入。可见,将核心聚焦成一个是理想状态下的。此外,新课标里也提到了核心素养会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总之,我国提出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比较系统、全面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3 例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操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教师一旦认真地研修就会发现其价值所在。在教学中教师一定会出现突然闪出核心素养意味到习惯性的教学行为改变。通过长期在教学中的运用会提升教师教学思想及分析问题的高度,最终将学科核心素养内化于体育课堂。

3.1 体育品德培养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体育品德培养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现实中往往被忽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知识上的缺陷,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道德的缺陷,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体育品德包括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将体育品德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说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培养学生体育品格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方式转变。例如,教学中学生在引体向上练习过程中一旦出现力竭时,各种姿态时就会出现学生间的相互逗笑,更有甚者在他人发力过程中直接用肢体去干扰。这一不起眼的细节直接的结果出现受伤情况。这个时候不能用简单的言语批评“捣乱者”,而是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笔者在教学中会在一个学生练习过程中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学生做完之后其他学生必须鼓掌。这种方式的改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能做2个做3个,久而久之学生的团队合作、文明礼貌就会养成。核心素养的落实最后需要的是教师敢于实践,这也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发现问题,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对比就能够轻松地发现一些问题,这样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核心素养最终才会内化于课堂。可以说,该案例是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重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2 家国情怀感悟提升学科教学底蕴

家国情怀是国家提倡的人的素养,是历史等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并没有提及,但是不能因为体育学科中没有提到就被忽视。一线教育工作者要从家国情怀,少年强则中国强等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对课堂的观察视角的改变,当然这些需要教师跳出体育看体育,也需要体育教师将教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在本学期高二学生体质测试中发现2个男生立定跳远只跳了1.8m,而且态度不端正。所有人都测试结束后,笔者找这2个男生进行了交流,学生很紧张。教师:“我不是批评你们,我们一起进行交流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虽然跳得近没什么关系,你们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你们的数据反映出很多问题。”2个学生一个稍微胖,一个体形很标准。他们点了点头。教师:“人是有遗传的,现在你们提高自身素质,以后就会有好的基因遗传,这样每个人都这么做我们国民身体素质就会越来越好,这也是我们国家关于体质测试的初衷。”最后笔者给学生制订了适合他们的详细的运动处方。反之,教师不提高思想高度则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可见,要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并不能只从本学科出发,而是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这样就不会孤立地去看待问题,而是更加全面地理解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3.3 运动能力培养亟待教学方式转变

全国许多地区都提高了体育中考的标准,加上大课间、课外活动等,学生在体能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进入高一后学生表现出的技战术能力却普遍差,用“零基础”形容毫不为过。另一方面,学生运动能力中的技战术提升对学校场地、器材尤其是体育教师的专项水平要求较高。这时就需要教师不能够墨守成规而是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五人制足球比赛。面对零基础的学生,教学中不以单个技术为主,而是利用活动场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中渗透技战术的学习。教学中首先将小场地的规则在实战中进行讲解与演练。但小场地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学生跑位等也非常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参与其中,将自己队伍中的学生根据条件进行分配。这时学生基本能够知道站在哪里了,但是比赛一开始学生就会瞎跑,这时就需要教师具有阅读比赛的能力,并结合场景教学模式,及时喊停还原刚才的运动场面,指导不同位置的学生应该如何跑位,这类似于战术复盘。可是比赛中学生阵形还是很乱怎么办,完全可以要求学生人盯人。通过过程引导、教学方法及模式运用,技术差的学生也能够迅速参与到比赛中,从而慢慢就有了兴趣。一旦形成兴趣学生就会模仿,通过各种信息手段自己学习,这时教师再加以点拨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生在技战术能力不好时,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完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 语

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非常低。教师一定要通过活动场景等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学生受伤后教师经过处理后下一节课就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对所有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就会有深刻的印象,从而发生情况后会进行自己处理。另外,学科素养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一定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状况灵活地采用相应的方法,而不能够一个方式在所教班级用到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抓好细节与技巧沉淀,通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实践操作最终会对新课标进行反哺,这些最终将形成合力从而真正推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猜你喜欢
新课标核心学科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