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国维“境界说”研究综述

2018-07-22 06:53陈文祺
青年时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王国维意境意象

陈文祺

摘 要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代表作,而“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对自1980年至2017年间的160篇(部)左右研究王国维“境界说”的重要文章(包括专著)进行综述,并通过归纳分析的方法,将研究成果分为“境界说”内涵研究、“境界说”子范畴研究、“境界说”新角度研究三个方面。本文分析王国维“境界说”现有的研究方向,以期发现其中的局限性,强调对“境界说”进行更加系统化、整体化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境界说;王国维;意境;意象;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国维“境界说”研究成果较为显著。学界对“境界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境界说”内涵研究

在“境界说”研究中,关于“境界”具体内涵的讨论是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学界对“境界”的内涵非常关注,主要有下列几种观点:

第一种看法最具代表性,认为王国维的“境界”即“意境”。“境界”是情意与景物相组合,也就是说,王国维“境界说”内涵是有关“情景交融”的问题。袁行霈(1984)提出:“王国维不仅注意到诗人主观情意的一面,同时又注意到客观物境的一面;二者交融才能产生意境。”刘任萍在《境界论及其称谓的来源》一文中说:“‘境界之含义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一些学者由此引申认为“意境”包含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两方面,而“境界”则更倾向于客观的一面,不表现艺术作品中主观情感这一方面,因而王国维的“境界”当用“意境”更为确切。如李泽厚在《意境浅谈》一文中说:“‘意境是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把握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存在,他已大不同于生活中的‘境界原型。所以,‘意境二字就比似稍偏于单纯客观意味的‘境界二字为更准确。”

第二种看法认为王国维“境界说”实际上是有关“真情实感”的议题。《人间词话》道:“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境界说”的最重要内涵就是“真情实感”。叶嘉莹(1997)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中强调的“真景物”和“真感情”实际上指的是“作者由此外在景物或情事所得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切之感受”,而诗歌的主要生命力量正好在于这种感受作用。她强调说:“欲求作品之‘有境界,则作者自己必须先对其所写之对象有鲜明真切之感受。”与第一种“情景交融”的观点相比较而言,“真情实感”的观点着重从主观的感受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第三种观点认为王国维“境界说”实际上可归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叶朗(1985)提出“意境”的三层涵义:“第一是强调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与统一;第二是强调真景物、真感情,即强调再现的真实性;第三是强调文学语言对意象的充分、完美的传达,即强调文学语言的直接形象感。”他认为“境界说”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的范畴。叶朗先生的“意象”实际把“境界”等同于一般的艺术形象,缩小了“境界”的内涵。

第四种是用西方文艺理论的某些观点来解释“境界”。杨坤绪(1991)认为:“王国维所谓的‘真景物就是叔本华所指的理念,王国维所谓‘真感情就是叔本华所指的纯粹主体。”佛雏(1999)认为,王国维的诗词境界与叔本华的艺术理念是平行的美学范畴,进而将王国维的“境界”等同于康德、叔本华的“理念”、“美之预想”。这些研究都是用叔本华的“理念”来阐释王国维的“境界”。

除此以外,学界对“境界说”内涵研究还有一些新的思路。罗钢(2006)认为,海甫定的情感心理学与叔本华的直观说分别作为“境界说”中“真感情”与“真景物”的理论支柱,而所谓“观我”的理论则是连接二者的纽带,王国维“境界说”所依靠的最重要的理论资源便是西方的认识论美学。肖鹰(2008)提出,“境界”理论以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诗学理念为根基;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两个概念是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个概念的来源。罗钢和肖鹰所提出的王国维美学受到西方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影响应从叔本华美学转向席勒美学的观点,具有重要的突破性的创获。

从上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境界说”内涵进行界定,虽然各家观点有所不同,但都推动了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

二、“境界说”子范畴研究

不少学者着眼于王国维“境界说”子范畴、子概念,作相关的具体研究。

学者们对于“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内涵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解读。封祖盛、唐小华(1995)认为“无我之境”有两方面表现:它要求于文艺的真实性,超出了传统美学所论之一般范畴,在中国美学关于意境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把它推到了宇宙人生的深处;它所强调体认的道,不包括儒家的伦理道德,进一步加强了“境界论”反拨“诗言志”传统的倾向。周祖谦(1998)提出用“观我”和“意余于境”的说法来涵盖“有我之境”,揭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境界的异同之处。

学者们对“隔”与“不隔”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孙维城(1994)认为“不隔”在于表现情感的流动性,是灵魂内在活力的外在形式之一。詹志和(2008)从佛学角度阐释“境界说”,强调其审美对象的具象性和直观性,将“境界说”的“不隔”与禅宗标举的“不隔”进行比较分析。

学者们对“真景物、真感情”之“真”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王小刚(1986)将“境界”说的本质归结为人由外物影响产生的真感情在真景物中的形象显现。蓝华增(1981)提出意境中的景物形象必须“熔铸诗人的理想和感情”并“从景物形象的动态来写”,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许央儿(2005)从观物方式、创作态度和艺术传达三个角度对“真”作出了新的解释。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致力于“寫境”与“造境”、“自然”与“理想”等“境界说”子概念的诠释与研究。而更多的研究者则都是着眼于“境界说”的某个概念,就几则词话进行探究。因此,对“境界说”子概念进行系统阐释的研究是比较少的。

三、“境界说”新角度研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也在尝试用一些新角度、新方法去阐释境界。有的研究者把境界理解为一种抱负胸襟、精神高度、诗意情怀等等。还有些学者试图从多元来源、人生思考、文化精神等方面入手研究“境界说”。

张碧波、高国兴(1991)探究“境界说”形成的多重来源,总结出三条系统:一是以老庄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意象”说;二是从儒家诗学中的“六诗”发展起来的“寄托”说;三是以佛家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诗境”说。彭玉平(2005)在对王国维所引三首词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它从渐修以至顿悟的逻辑关系和立足于诗人人格锻造的人文精神实质,指出“三种境界”的理论内涵能够贯通王国维构建的境界体系。唐小华(2012)认为,“忧生忧世” 思想是王国维用来衡定境界高低深浅的主要标准,它直接承袭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文艺的精髓,也切合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及其人生体验。陈大为(2012)强调“境界说”对虚静和虚境的内在重视,指出虚静是“境界”生成的审美心胸,虚境则是“境界”潜隐的意蕴追求。

总的来看,从新角度对“境界说”的研究中不乏有价值的看法。但是这方面的論著不多,且又都只涉及某一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王国维“境界说”研究史,可以说涉及了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许多深刻的见解与看法在不断地被提出,在某些观点上更是有新的突破和创获,但也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不难看出,王国维“境界说”研究在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上是有所欠缺的。几乎很少有学者立足于王国维自身的整体文化思想,深入系统地研究《人间词话》以“境界说”概念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庞大理论体系建构,探讨“境界说”概念和理论提出、产生、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内在依据及其具体过程。因此,王国维“境界说”需要在宏观角度得到更加系统化、整体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袁行霈.论意境[J].文学评论,1980,(4).

[2]姚柯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 王国维研究资料[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12.

[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07.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11.

[5]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200.

[6]杨坤绪.中西美学融会的启端——王国维融会中西美学思想历程的考察文[J].文艺研究.1991,(1).

[7]肖鹰.“有我”与“无我”:自然与理想的结合方式一一论王国维境界”说的诗境构成原理[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8]罗钢.眼睛的符号学取向王国维“境界说”探源之一[J].中国文化研究,2006,(4).

[9]封祖盛,唐小华.“无我之境”──王国维“境界论”的精华所在[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4).

[10]周祖谦.王国维“有我之境”美学特征辨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

[11]许央儿.论王国维“境界说”之“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

[12]彭玉平.“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王国维“三种境界”说新论[J].中山大学学报, 2005,(4).

[13]唐小华.忧生忧世——王国维“境界”说核心思想之一[J]. 深圳大学学报, 2012,(1).

猜你喜欢
王国维意境意象
王国维《录鬼簿校注》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