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2018-07-23 09:00陈红梅冯小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间质性补体炎性

陈红梅,陈 婷,冯小玲

(1.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呼吸科,四川 广安 63800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间质性肺疾病(ILD)即肺部弥漫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为肺泡、肺间质、和(或)细支气管[1]。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会产生多种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最终导致组织器官损伤。CTD包括系统性硬化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不同类型CTD几乎均会累及呼吸系统,引起肺间质和周围组织炎症或增生,继发于CTD的ILD称为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CTD-ILD)[2,3]。目前CTD-ILD的临床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容易误诊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CTD-ILD与IIP之间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CTD-ILD患者及IIP患者各62例。CTD-ILD组男22例,女40例,年龄36~73岁[(58.57±11.47)岁],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3例,皮肌炎10例,系统性硬化病5例,其他12例,有吸烟史者14例。IIP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50~80岁[(69.73±11.03)岁],有吸烟史者32例。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①CTD-ILD组符合间质性肺炎诊断标准[4]和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5];②IIP组符合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标准[6];③入组前未采用激素进行治疗;④患者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等基础疾病;②伴有血栓栓塞病和血液系统疾病;③经检查证实为细菌、病毒等感染;④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抽取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5 ml,室温静置1 h,然后2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80 ℃冻存,留待血清学检测。

1.3观察指标血清学检查指标包括自身抗体系列(ANA、RNP、rRNP、Anti-SSA、Anti-SSB、Anti-ds-DNA、Anti-Smith、Anti-Scl-70、Anti-Jo-1)、风湿二项(RF、Anti-CCP)、抗中性粒细胞包浆抗体(ANC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和细胞炎性因子(IL-32、IL-12)。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自身抗体、风湿二项以及ANCA检测结果CTD-ILD组自身抗体、风湿二项及ANCA均出现阳性,IIP组仅ANA和RF出现阳性,且IIP组ANA和RF阳性率低于CTD-ILD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身抗体、风湿二项以及ANCA检测结果 [n(%)]

2.2两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结果两组IgA和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D-ILD组IgM水平高于IIP组,C3和C4水平低于IIP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结果分析 (g/L)

2.3两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检测结果CTD-ILD组血清IL-32和IL-12水平高于IIP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检测结果分析 (ng/L)

3 讨论

由于肺脏结缔组织较多,所以容易受CTD侵犯,CTD是ILD发病的常见原因,有研究显示,ILD中有15%~25%患者伴有CTD[7]。目前,CTD-ILD患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肺泡巨噬细胞被激活,导致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蛋白酶类释放,以及成纤维细胞受抗原抗体复合物刺激,导致其活化、增殖异常有关。另外,某些常用的慢性抗风湿药物(来氟米特、甲氨蝶呤、青霉胺等)和病原微生物也是引起CTD-ILD发生的主要原因[8]。CTD-ILD临床诊断方法较多,其中肺部高分辨CT诊断特异性高,且可对疾病进行病理分型,但其不适用于早期筛查,且费用昂贵。而X射线胸片检查作为肺部高分辨CT常规替代诊断方法,其漏诊率高达60%。肺活检特异性高,但为有创检查,临床应用受限。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肺功能检查简单方便,但易受吸烟、气管炎等因素影响[9]。

本研究对CTD-ILD患者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与IIP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发现CTD-ILD组ANA阳性率为64.25%,显著高于IIP组ANA阳性率24.19%,这与之前报道的CTD-ILD患者ANA大多数呈阳性,IIP患者ANA阳性率可达15%~34%一致[10]。另有文献报道,无类风湿关节炎的IIP患者RF阳性率可达13%~49%[11],本研究检测结果显示,IIP组RF阳性率为9.68%,略低于之前报道,可能与纳入研究对象有关,但与CTD-I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CTD-ILD具有特异性血清指标异常,例如类风湿关节炎-ILD患者RA较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ILD患者ANA、Anti-SSA和Anti-SSB均呈阳性,系统性硬化病-ILD患者ANA和Anti-Scl-70呈阳性,本研究中CTD-ILD组患者10例伴有1个指标异常,21例伴有2个指标异常,31例伴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异常,可见大多数CTD-ILD患者伴有多个血清指标异常,而IIP患者仅ANA和RF伴有异常。另外,CTD-ILD组免疫球蛋白水平较高,补体水平较低,与贺文舒[12]研究结果一致。

考虑到自身抗体系列、类风湿因子等对CTD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本研究还对患者进行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检测。IL-32和IL-12是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机体自身免疫调节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CTD患者血清中均发现IL-32和IL-12水平升高[13,14]。夏玲等[15]研究发现,IL-32和IL-12可作为鉴别诊断CTD-ILD与非CTD引起的ILD或正常人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CTD-ILD组血清IL-32和IL-12水平均显著高于IIP组,与上述文献报道相符,可作为常见血清学检查的补充检查。

综上所述,血清学检查简单、易操作,大多数CTD-ILD患者自身抗体、风湿二项以及ANCA检测结果伴有3项以上血清指标异常,且免疫球蛋白水平偏高,补体水平偏低,细胞炎性因子IL-32和IL-12水平显著偏高,易与IIP区分,是CTD-ILD辅助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间质性补体炎性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