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压氧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效果

2018-07-23 09:00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压氧步行偏瘫

高 强

(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康复中心,辽宁 沈阳 110101)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病症,其诱发因素有脑动脉狭窄、破裂等。脑血管意外会导致大脑组织突发性损伤,脑神经缺乏氧气供应很容易出现致残和致死现象[1,2]。偏瘫指左右侧或者上下侧肌肉瘫痪现象,为脑卒中患者最常见且非常严重的后遗症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下降、意识模糊、口眼歪斜,生活难以自理,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较大的影响[3]。研究发现[4],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以通过肢体康复训练和高压氧治疗重新恢复步行能力。因此,我院在早期脑卒中偏瘫病患的康复功能方面的早期使用了高压氧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改善方案,以此通过高压氧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应用,来分析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纳入标准:均为首次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能够和医护人员交流的患者;病程15~60日的患者,排除标准:年龄≥80岁,合并心脏、肾脏等功能障碍者,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者等[5,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授权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行早期常规康复训练。由医护人员依据患者情况(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运动在学习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使用Brunnstrom训练法、Bobath等疗法等,内容包括:①平衡恢复;②良肢位摆放;③上肢Bobath上举、握手、摆动训练;肩关节屈展等训练;④下肢训练、髋膝关节伸展、屈曲、 趾背屈;⑤步行训练。对比运动功能障碍水平的不同,认真挑选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有序进行治疗,治疗为每天1次,每周6次,每次45 min,连续6周治疗[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2观察组 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选择医用NG90-ⅡC 型氧气加压舱(宁波高压氧舱厂制造);压力设置为0.1 MPa(表压),每天1次,每次80 min[7]。当治疗气压升至0.2 MPa,要加压20 min;洗舱5 min后,继续升压至0.1 MPa。当设备持续低流量换气时,开始稳压吸氧40 min,之后用匀速减压法减压20 min。当测得舱内氧气浓度最高值为83.1%~91.7%时,每周6次,一个大疗程为20次,休息7天后继续治疗。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分别使用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对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判定,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缺损越严重[8]。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数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数据对比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下肢功能指标分数两组患者治疗后评估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指标分数比较 (分)

2.2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3~5级者共9例,观察组19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8.1169,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比较(n)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共同运动、肌张力异常、肌力减弱、下肢感觉困难,在行走时会出现摆动期足下垂、内翻、髋关节外展外旋的划圈步态,又名偏瘫步态[9,10]。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一直都是病患及家属最关心问题之一,但在早期治疗时大都忽略基础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11]。相关研究显示,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同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恢复步行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Bobath技术通过反射性压制来控制和调整受训者的异常姿态及运动模式,在训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建立姿势平衡反射和正常的运动模式,再依据运动发育程序通过触觉刺激、本体感觉刺激等访视,由低级至高级分级训练实现对患者运动调控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功能性活动的恢复[12]。Brunnstrom技术是瑞典物理治疗师Brunnstrom 创立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运动障碍的恢复训练方法,其原理是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不同阶段肌张力、联合反应、痉挛状态、共同运动由低逐渐增高或者逐渐显著,先共同运动后分离和精细运动来促使肢体功能恢复。在训练中先采用简单的运动模式、原始反射、皮肤和本体的刺激让患者做出应答,再依据应答情况将正常运动成分分离,然后再精细运动训练。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早期治疗中均进行Brunnstrom、Bobath技术训练,结果两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动作异常现象缓解,渐渐出现随意的、平衡的以及分隔的正常运动模式。偏瘫患者FAC和步行速度降低多是由偏瘫侧肌群领导力失调所致,健侧肢体支撑能力降低,偏瘫侧肢体移动时间延长引起[13]。使用Bobath、Brunnstrom训练技术,可以改变健侧、患侧肌群的把控能力,升高了病患肢体运动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高压氧治疗即在高压环境下对患者进行高浓度氧、纯氧支持来治疗缺氧性及相关疾患的手段。血氧浓度增加压力的升高可提升血氧扩散能力,促进侧支循环快速恢复缺血半暗区细胞工作(避免缺氧死亡);同时,高压氧治疗还能够增进卒中后病源内的毛细血管生长、降低神经系统缺损,目前被广泛应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1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果该组患者的BBS、FMA、FAC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早期高压氧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开展恢复训练的恢复效果显著,患者的下肢功能获得了显著改善,步行能力有极大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高压氧步行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从步行到奔跑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