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8-07-23 09:00黄祚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胫骨经皮钢板

黄祚瑶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6)

胫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一旦胫骨发生骨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由于胫骨下段皮肤覆盖的面积较小,软组织较少,对血运造成了一定障碍[1]。因此,发生骨折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不愈或皮肤坏死等情况,这就要求在临床治疗时谨慎选择术式。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其对骨折部位周围软组织的保护较缺乏,给骨不愈或皮肤感染、坏死等留有余地,严重影响患者恢复。近年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成为临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常用方法,因其微创这一优点得到了广大患者认可[2,3]。本文就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8例。患者入院时签署知情同意书,给予顺序编号,其中偶数编号的49例为观察组,奇数编号的4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5~72岁[(48.29±6.72)岁],主要致伤原因为高坠伤13例,交通伤15例,砸伤2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36~73岁[(49.06±6.38)岁],主要致伤原因为高坠伤15例,交通伤14例,砸伤20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观察组接受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在C臂X射线机的指导下确定患者的骨折位置,并在骨折处做好标记,选取钢板后根据钢板长度(8~12 cm)确定远端位置,并做好标记。于骨折处入路,切开皮肤后层层剥离,直至暴露骨折部位,利用骨膜剥离子做好皮下隧道,对骨折部位进行清理,并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完成后植入钢板,于皮外定出螺钉的位置行长度适宜的切口并置入与前一块钢板长度相同的钢板,采用钻孔螺钉固定,在C臂X射线光机下检查复位无误后进行伤口清洗缝合。对照组接受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在C臂X射线光机的指导下确定骨折部位,于骨折部位作一弧形切口入路,并且需向上下两侧延长,快速进行骨膜剥离,并暴露骨折部位,对骨膜与骨片进行复位,根据骨折情况选取适当长度的传统解剖钢板为患者进行内固定,在C臂X射线光机下检查复位无误后留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术后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定期更换敷料,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恢复训练。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①两组治疗有效率,以Johner-Wruhs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指标,其中骨愈合良好,关节活动正常为优;骨愈合较好,关节活动度在75%及以上为良;骨愈合差,关节活动度低于50%,步态不自然为差,有效率=(优+良)/总数×100%。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③两组术后肿胀消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愈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184,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2.2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3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肿胀消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胫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发,病因多为外力冲击,如交通事故、机械砸伤及坠跌伤等[4]。主要发病于老年人与儿童,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机能退化,骨量流失较大,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折高发,儿童则是由于其尚处于发育期,骨骼较为脆弱,无法承受外力冲击,骨折高发[5]。发生骨折后,患者自愈的可能性较小,需要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来帮助患者进行复位,促进患者骨愈合[6]。临床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而由于胫骨下段覆盖的皮肤组织较少,血液循环与运送本身就比较困难,因此,在选取手术术式时不仅需要考虑治疗效果,也需要注意避免术后并发症,如骨不愈、皮肤感染、坏死等的发生[7,8]。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是过去临床中常用的方式,但这一治疗方式不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还会对骨折部位附近的软组织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将影响患者骨折处的血运,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已逐渐被淘汰[9]。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是近年来常见的治疗方式,因其术前预判了切口位置及钢板长度,切口长度缩减,较常规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出血量、手术时间更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而且,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骨折部位的软组织伤害较小,减轻了骨折部位的血运压力,给患者的愈合与恢复提供了较好的环境[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肿胀消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存在显著优势。说明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仅疗效更优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也略胜一筹,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情况也显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恢复更快,这与李志刚等[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所需的切口较小,不但利于恢复,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治疗,在术后也能看到较好的恢复结果,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也能够给患者更多的信心,面对病痛[13]。

综上所述,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不但效果更为确切,也能缩短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也更快,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胫骨经皮钢板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