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粒子支架与普通支架治疗复杂性食管狭窄的研究

2018-07-23 09:00尹先哲刘丽娜邢艳丽李毅星王延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粒子

尹先哲,刘丽娜,刘 源,邢艳丽,李毅星,王延朋,尹 星,付 民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南 南阳 473012)

食管癌是位居我国第八位的恶性肿瘤,癌灶增生、食管应激性组织生长等可造成患者食管狭窄,发生进食、吞咽障碍,食管狭窄中,因食管癌所致的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狭窄如食管狭窄、超长狭窄(狭窄段>8 cm)、严重弯曲性狭窄、反复狭窄、多部位性狭窄等具有治疗复杂、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手术是食管癌根治性方法,但针对复杂性食管癌性狭窄患者,因狭窄部位多、严重弯曲或超长等情况,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4,5];食管支架虽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有效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和进食障碍,但普通支架并不能抑制食管恶性肿瘤进展,阻止因癌灶增生、组织应激性增殖所致的复发性食管狭窄,故临床考虑治疗食管癌性狭窄时,需兼顾扩张狭窄部位和抑制癌灶增生[6]。125I粒子食管支架是将125I放射性粒子封焊入金属支架壳内,通过制成的粒子源释放γ射线,而对肿瘤发挥放疗治疗的作用,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较佳方式[7]。本研究针对我院复杂性食管癌性狭窄患者,采用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128例复杂性食管癌性狭窄患者,纳入标准:胃镜、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测等结果符合原发性食管癌诊断标准[8],具有肿瘤成角畸形狭窄、特长狭窄、高位狭窄、食管并气管狭窄或反复狭窄等复杂性食管狭窄症状,拟行放射治疗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KPS评分≥70分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具有先天性食管组织增生、食管狭窄等其他类型消化系统疾病者;合并血液类、代谢类、免疫类等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碘粒子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碘离子组男50例,女14例,年龄40~75岁[(57.24±6.08)岁],食管狭窄病变程度2~16岁[(6.14±3.15)cm],病变位于食管上段者7例,中段者37例,下段者14例,贲门者6例;其中肿瘤成角畸形狭窄17例、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术后反复狭窄及瘘15例、食管狭窄同时合并气管狭窄13、高位狭窄8例、贲门狭窄6例、罕见特长狭窄5例;对照组男48例,女16例,年龄41~76岁[(56.84±5.79)岁],食管狭窄病变程度2~16 cm[(6.09±3.21)cm],病变位于食管上段者8例,中段者35例,下段者15例,贲门者6例;其中肿瘤成角畸形狭窄18例、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术后反复狭窄及瘘15例、食管狭窄同时合并气管狭窄12例、高位狭窄7例、贲门狭窄6例、罕见特长狭窄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准备完毕后,给予利多卡因浆胶口含10 min后吞咽,对口腔、咽腔黏膜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自膨胀式硅胶膜食管支架植入,碘离子组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植入,125I粒子呈圆柱状,半衰期59 d,组织穿透能力1.7 cm,组织半值层厚20 mm,活度29.6 MBq,γ射线35.5 keV;粒子剂量依据TPS系统三维重建食管病变后经海拉尔公式粗略估算,粒子活度=(长+宽+高)/3×5,粒子数目=粒子总活度/每颗粒子活度,依据狭窄长度每1.5 cm安装一层125I离子,每层置入3~4粒125I粒子,按照90°~120°间隔置于同一平面内,进行无盲点照射肿瘤,2层间125I粒子交互错开,达到无盲点照射肿瘤。

植入方法:取左侧卧位,放入牙垫,于内镜直视下观察病变部位狭窄程度、部位、长度,精确定位病变部位和狭窄部位后,选择合适长度和形状支架,经口腔透视下,将装有支架的置入器通过钢丝送入狭窄处,后经置入器将支架送入狭窄部位,2~5 min,待支架完全扩张后,退出引导钢丝和置入器,使支架自行扩张。碘离子组在125I粒子支架植入前,需先对食管进行CT扫描,通过治疗计划系统建立患者三维立体图像,计算125I粒子植入剂量、数量和分布情况,确定安放支架位置和数目。不同支架植入技巧略有差异:①肿瘤成角畸形狭窄:动脉导管和导丝一块进入狭窄部位,用动脉导管的前端导引泥鳅导丝通过狭窄进入胃内,导管经泥鳅导丝进入胃内,将硬导丝经动脉导管进入胃内;②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术后反复狭窄及瘘:从原来的支架两端套入两个支架部分与原来的支架重叠,或用一个较长的支架通过原来的支架超出原来的支架两端2 cm以上;③食管狭窄同时合并气管狭窄:先植入气管支架,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然后植入食管支架,解决进食问题;④高位狭窄:选择直径稍细一点支架(18 mm),上喇叭要圆润,不要太锐利,要用双喇叭的放置时小心谨慎,要有手感,放在第六颈椎椎体水平下,这样患者不会有太多吞咽时的不适感;⑤贲门狭窄:改用8 cm三喇叭(三球),两球在狭窄上,能很好的固定,一喇叭在胃内与胃壁很少接触,患者感觉良好;⑥罕见特长狭窄:特长狭窄病变一次放入两个支架,使两个支架部分重叠解决了狭窄问题,同时副作用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给予止血、抑制胃酸治疗,叮嘱患者2 h后饮用温开水,服用流食,严禁食用纤维过长、黏稠的食物,谨防支架移位、阻塞、脱落等情况。术后1周、1月、2月、4月、6月患者来我院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食管造影和胸部CT等复查,确定粒子丢失或移位情况,确定患者耐受情况,陪护人员以0.5 m距离远离防护,200 d后无需防护。

1.3观察指标①手术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第3 d接受食管造影检查,观察置入支架是否发生移位、脱落等情况,若处于预期位置,则支架植入成功;②吞咽困难改善情况:依据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评分[9],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吞咽困难情况,分为0~4分,其中0分:进食无障碍;1分:能够进食软食;2分:能够进食半流食;3分:能够进食流食;4分:完全无法进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评分变化;③食管病变长度和白细胞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食管病变长度变化和血白细胞水平,病变长度采用CT评估,白细胞水平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④KPS评分:按照卡氏评分标准[10],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KPS评分增加≥10分者为改善,KPS评分减少≥10分者为降低,KPS评分减少或增加<10分者为稳定;⑤并发症和食管再狭窄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消化道出血、疼痛等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术后食管再狭窄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AS 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连续矫正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时间点比较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及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 d食管造影结果显示,食管支架均处于预期位置,未发生移位、脱落等问题,支架植入成功率均为100%,均接受定期随访。

2.2两组手术前后吞咽困难情况比较碘离子组术后6个月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吞咽困难情况比较 (分)

a与术前比较,P<0.05;b与术后1周比较,P<0.05;c与术后2个月比较,P<0.05

2.3两组手术前后食管病变长度、白细胞水平和KPS评分变化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食管病变长度显著降低,KPS评分显著升高,且碘粒子组变化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食管病变长度、白细胞水平和KPS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碘离子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3%,食管再狭窄率4.69%,对照组分别为10.94%和20.31%,两组食管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论

据解剖生理学报道,复杂性食管狭窄患者因食管黏膜下含有大量淋巴管,食管肌层缺乏浆膜阻隔,多数患者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部分患者外周循环血便会内出现癌细胞,而传统食管支架植入虽可解除食管狭窄,有可覆盖瘘口,但不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故癌性食管狭窄患者极易发生狭窄复发情况[11,12]。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属于肿瘤内放疗术式,一方面可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另一方面125I粒子释放低能量射线可对肿瘤发挥杀伤和抑制作用,抑制病情进展,是改善食管癌性狭窄的较佳保守治疗方式[13]。

本文碘离子组给予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自膨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成功率100%,两组术后1周、2月和6月,吞咽困难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碘离子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说明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更佳。传统自膨式支架植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近期效果显著,然而因其缺乏持续放疗作用,无法对肿瘤发挥抑制作用,故术后长期改善效果并不够理想[14]。125I粒子放疗属于近距离放疗治疗方式的一种,125I是198Au和222Ra替代性人工核素,通过将其封焊入带软金属壳支架内,在改善食管狭窄的同时,可深入至癌灶内部,进行局部放疗治疗[15]。125I粒子可释放能量为35.5 keV的γ射线,有效组织穿透距离1.7~2 cm,半衰期60 d,放射剂量低、半径短、照射时间长,对正常组织危害小[7]。其对恶性肿瘤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释放低剂量射线,对肿瘤细胞DNA、蛋白化学键发挥破坏作用,使其发生断裂和代谢障碍,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此外,125I粒子释放的射线,可对体内水分子发挥作用,使其产生自由基,对癌细胞和组织造成生化损伤,诱发癌细胞凋亡[12]。故本研究中,碘粒子组患者吞咽困难评分、食管病变长度和KP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证明其治疗有效性,与鹿博等[16,17]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数目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普通支架植入和125I粒子治疗均可避免白细胞数目减少,安全有效,与鹿博等[16]研究结果一致。消化道出血、疼痛、食管穿孔等是支架植入治疗常见并发症,主要与植入支架对食管周围正常组织轻微损伤有关,125I粒子因具有放射损伤,故术后出现烧灼感、胸部疼痛等较为强烈[1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并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相对安全有效。但对照组中,术后食管再狭窄率显著高于碘粒子组,说明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除对食管狭窄发挥物理性改善作用外,还可有效逆转病情发展,提高远期疗效。

依据笔者经验,要保证复杂性食管狭窄治疗成功,除要保证量化控制125I粒子植入剂量外,还要保证支架植入定位精确,笔者认为,可依据患者病变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如针对肿瘤成角畸形狭窄者,因置入支架难度大,在放置前,需结合食管钡餐造影结果确定狭窄角度和长度等进行植入,在植入期间,引导钢丝若遇到阻力,不可操之过急,需变换方向试探,也可用泥鳅导丝通过狭窄后将动脉导管通过泥鳅导丝放入胃内,再将食管导丝通过动脉导管放入等;针对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术后反复狭窄及瘘患者,需使用超出原来的支架两端两2 cm以上较长支架治疗;针对高位狭窄者,需选择直径稍细一点支架(18 mm),上喇叭要圆润,放置于第六颈椎椎体水平下;针对贲门狭窄者,需改用8 cm三喇叭(三球)支架;针对罕见特长狭窄者,最好放入两个支架部分重叠等。

综上所述,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治疗复杂性食管癌性狭窄,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抑制肿瘤生长,降低术后食管再狭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食管癌食管粒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