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兰索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观察

2018-07-23 11:02汪传臻蔡朝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兰索拉唑西沙胃酸

汪传臻,蔡朝敏

(贵州省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 湄潭 564199)

胃食管反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1]。

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部有灼烧感、反酸等,若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咽喉或呼吸系统的并发症[2]。有研究指出,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与患者的食管、胃动力异常、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胃食管反流患者的食管因长时间接触胃酸,常会发生黏膜损伤[3]。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联用抑酸药和促胃动力药治疗胃食管反流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食管黏膜损伤的情况[4]。为了进一步分析联用兰索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笔者对贵州省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贵州省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这80例患者的年龄为30~60岁;其中有男56例,女24例;其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11.7±7.8)个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兰索拉唑组和兰-西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胃食管反流。2)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2)存在肝功能障碍。3)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1.3 治疗方法

为兰索拉唑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兰索拉唑肠溶片(由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317,规格:15 mg*14片/盒)的用法是:口服,30 mg/次,1次/d(早晨服用)。在应用兰索拉唑肠溶片的基础上,为兰-西组患者加用西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西沙必利片(商品名:怡瑞,由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45,规格:5 mg*10片/盒)的用法是:口服,10 mg/次,3次/d(饭前30 min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食管黏膜损伤的改善情况。

1.5 疗效评价标准[5]

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食管黏膜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食管黏膜损伤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略有改善,但食管黏膜损伤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食管黏膜损伤的分级标准[6]

0级:患者的食管黏膜未损伤。1级:患者食管下段的黏膜有部分非融合性病变并伴有充血或炎性渗出。2级:患者的食管黏膜有融合性病变并伴有充血糜烂或炎性渗出。3级:患者的食管黏膜有融合性病变并伴有充血糜烂或炎性渗出。4级:患者的食管黏膜出现溃疡糜烂并伴有食管狭窄。

1.7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9.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兰-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高于兰索拉唑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981,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与兰索拉唑组患者相比,兰-西组患者中食管黏膜损伤分级为0级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改善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兰索拉唑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轻微的腹痛,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兰-西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腹痛,有1例患者发生腹泻,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在2~3 d内明显好转,对治疗的效果未造成影响。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与患者的食管、胃动力异常、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食管、胃动力异常使得患者抗胃食管反流的能力减弱,而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患者的食管长时间遭受胃酸的侵蚀,从而可导致其发生食管黏膜损伤[3]。有学者指出,治疗胃食管反流应从改善近端食管的清除功能及胃排空的功能、抑制胃酸分泌等方面着手。应用抑酸剂和促胃动力药进行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主要方法。兰索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其主要作用靶点是H-K-ATP酶,可起到良好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西沙必利属于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促胃动力药。此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常用药。相关的药理学研究证实,西沙必利可促进食管、胃肠道的蠕动,从而可起到促进胃排空、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作用。在本研究中,贵州省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联用兰索拉唑和西沙必利对4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兰-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高于兰索拉唑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兰索拉唑组患者相比,兰-西组患者中食管黏膜损伤分级为0级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用兰索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的情况。

猜你喜欢
兰索拉唑西沙胃酸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鹰击”护西沙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成本—效果研究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