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缝合其背阔肌前缘对其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2018-07-23 11:02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前缘根治术乳腺癌

闫 威

(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乳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女性[1]。乳腺癌的致死率较高。随着近几年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综合水平已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疗法治疗乳腺癌。在各种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手术中,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手术。但使用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其术后易发生皮下及腋窝血肿、局部蜂窝组织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减少此类患者术后的引流量可有效地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其身体快速康复。在进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缝合背阔肌前缘可封闭患者背阔肌与侧胸壁前锯肌之间的腔隙,减小创腔,从而减少其术后的引流量。为此,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部分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缝合其背阔肌前缘,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42.53±3.14)岁;其中病灶在左侧乳房的患者有12例,病灶在右侧乳房的患者有13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4~60岁,平均年龄为(43.49±2.81)岁;其中病灶在左侧乳房的患者有13例,病灶在右侧乳房的患者有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根据患者肿瘤所在部位、乳房的大小和形态在合适的部位做横月牙型切口。切口距离肿瘤边缘≥3 cm。切开患者的皮肤,游离皮瓣,保持术野干净。自下内方向上外方向分离患者的乳腺及扇面胸大肌筋膜,直至胸大肌外缘下。清扫胸大肌间的淋巴结。切开胸大肌外缘与乳腺组织的分界处,清除显露的胸大肌和胸小肌脂肪、淋巴组织,避免损伤其血管及胸肌神经。暴露患者的锁骨下血管、腋下血管。结扎、切断上述血管向下的分支。清除淋巴组织、脂肪组织及肩胛下肌群筋膜。冲洗手术创面,放置负压引流管。间断缝合外周皮肤。使用胸带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保证引流管通畅。为观察组患者在冲洗创面后,对其侧胸壁前锯肌和背阔肌前缘进行悬吊间断缝合。然后冲洗手术创面。在患者的腋下、胸骨旁各放置一根引流管。保证两根引流管分别在胸壁游离皮瓣下缘的内侧和外侧。对外周皮肤进行间断缝合。使用胸带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保证引流管通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的引流量及总引流量。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4天的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ml,± s )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ml,± s )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例数 25 25第1天引流量 170.12±4.16 162.35±6.14 3.1511 >0.05第2天引流量 81.27±2.63 78.46±1.23 3.2806 >0.05第3天引流量 58.59±1.43 41.57±1.28 8.0452 <0.05第4天引流量 32.21±2.04 23.49±1.14 8.0717 <0.05总引流量 362.58±4.65 324.51±3.22 8.2102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d,± s )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d,± s )

组别 例数 术毕至拔管的时间 术后住院的时间对照组 25 5.61±1.59 8.27±1.54观察组 25 5.01±0.34 7.03±0.82 t值 8.0021 8.1404 P值 <0.05 <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特有的疾病。据统计,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有99%的患者为女性,有1%的患者为男性。我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近几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长。虽然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器官。但患者发生乳腺癌后,其正常乳腺细胞的特性会丧失,癌细胞会因为连接松散而脱落,并随着淋巴液及血液播散到全身,进而威胁其生命安全。乳腺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病情通常在体检或乳腺癌筛查时被确诊。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术之一。但进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发生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是引流不畅。为进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使用单根硅胶管对封闭的死腔以20~40 kPa的负压进行引流,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发生皮下积液的情况。但患者术后进行活动时,可导致其负压引流管漏气、填塞物移位。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进行乳腺癌改良术的患者在术后缝合其背阔肌前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术后的引流量。这是因为,缝合背阔肌前缘能封闭背阔肌与侧胸壁前锯肌之间的腔隙,减小创腔,从而减少创面的渗出物。

综上所述,对进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缝合背阔肌前缘可有效地减少其术后的引流量,促进其尽快拔管,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猜你喜欢
前缘根治术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深水沉积研究进展及前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