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评析

2018-07-23 11:02农珍妮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增敏剂环丙雄激素

农珍妮

(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广西 柳州 545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该病主要是由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所致。该病患者可出现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雄激素水平升高、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痤疮等临床表现。相关的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长期无排卵或排卵功能紊乱,易出现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的情况,从而可增加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1]。因此,临床上应对该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环丙孕酮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用药。临床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激动剂,能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存在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雄激素水平升高、月经周期不规律等临床表现。2)睾酮的水平>7.0 ng/ml(或>2.4 nmol/l)。3)临床资料完整。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由生殖器异常或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不孕。2)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3)在入选本研究前的半年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这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38岁,平均年龄为(30.24±2.73)岁;其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34±1.05)年;其体质指数的均值为(21.2±2.2)。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4~39岁,平均年龄为(29.68±2.55)岁;其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74±1.23)年;其体质指数的均值为(22.3±1.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环丙孕酮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环丙孕酮的用法是:在月经结束后的第5天开始口服此药,1片/次,1次/d,连续用药21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用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环丙孕酮的用法同上。本研究所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为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用法是:口服,500 mg/次,3次/d,分别于三餐后服用,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糖代谢指标和内分泌指标。糖代谢指标包括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内分泌指标包括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糖代谢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oma-IR、Homa-β、FBG及FIN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oma-IR、Homa-β、FBG及FIN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糖代谢指标(± s )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糖代谢指标(± s )

组别 例数 时间 Homa-IR Homa-β FBG(mmol/l)FIN(mU/l)对照组 41 治疗前 0.56±0.13 2.26±0.12 5.55±0.57 16.23±1.23治疗后 0.50±0.11 2.24±0.13 5.20±0.42 15.53±2.17观察组 41 治疗前 0.55±0.15 2.27±0.16 5.52±0.61 16.60±1.82治疗后 0.40±0.10 2.04±0.12 5.01±0.51 11.39±1.17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内分泌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T、FSH、LH及PRL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FSH、LH及PRL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内分泌指标(± s )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内分泌指标(± s )

组别 例数 时间 T(ng/dl) FSH(mU/ml)PRL(ng/ml)对照组 41 治疗前 2.03±0.51 6.24±1.39 8.10±3.26 20.41±5.38治疗后 1.73±0.22 6.11±1.02 6.12±0.88 19.28±5.25观察组 41 治疗前 2.02±0.51 6.25±1.22 8.00±3.10 20.32±5.27治疗后 1.42±0.20 6.13±1.08 5.89±0.95 18.93±5.07 LH(mU/ml)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病患者可因雄激素分泌过多而出现多毛、声音低沉等男性化体征。另外,该病患者还可因不排卵或少排卵而发生不孕[2]。临床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因此,临床上应采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内分泌紊乱的原则治疗该病。环丙孕酮是一种口服避孕药。该药能抑制女性体内产生雄激素,因此临床上常用该药治疗女性雄激素依赖性疾病或高雄激素血症。用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改善患者男性化的体征,调节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使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激动剂,可降低血清胰岛素的水平,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为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能促进人体组织分解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的过度释放,增强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敏感性。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情况,降低其睾酮的水平。

猜你喜欢
增敏剂环丙雄激素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钙离子增敏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
自拟化痰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探析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临床可行性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