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膀胱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

2018-07-23 11:02张轶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供血膀胱癌栓塞

张轶君

(吴桥县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河北 沧州 061800)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该病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人体十大常见的肿瘤之一。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该病在50~70岁的中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放化疗和介入治疗。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膀胱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期间吴桥县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收治的150例膀胱癌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均具有进行介入治疗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指征。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4例;其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56.33±7.02)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龄为44~72岁,平均年龄为(56.82±7.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腰麻,使其保持膀胱截石位。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冲洗其膀胱,将膀胱冲洗干净后,向膀胱中注入150 ml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使膀胱保持充盈。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借助电切镜的显像系统观察患者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形态等。经电切镜的工作通道置入手术器械,将电切的功率设为100 W,将电凝的功率设为60 W。按照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的原则,确定肿瘤切除的范围和切除的方式。在距离肿瘤周边2 cm处将肿瘤切除,切除的深度要达到膀胱肌层。最后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方法是:选择患者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0.5 cm处股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撤出鞘管芯,插入导丝和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同侧或对侧的髂动脉中。将浓度为40%~60%的造影剂注入髂动脉中,进行造影检查。明确患者髂动脉及髂动脉分支的走行情况,确定其病变部位。将导管经髂动脉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中,在此过程中要使导管避开臀动脉和髂腰动脉。将化疗药物加压注入到患者肿瘤的供血动脉中,使之栓塞。然后对栓塞的结果进行造影检查,待栓塞的效果令人满意后,撤出导管和导丝,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显效:经治疗,患者的肿瘤全部消失,其术后恢复良好,且此疗效至少维持3个月。有效:经治疗,患者的肿瘤大部分消失,其术后恢复较好,且此疗效至少维持3个月。无效:经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 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 s)

?

3 讨论

膀胱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膀胱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外在环境因素是患者大量吸烟和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过去,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手术治疗和放化疗。近年来,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笔者认为,对膀胱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使肿瘤的体积明显缩小,进而消失,且此疗效维持的时间较长。2)患者的毒副反应较小。3)手术过程较为简单,且治疗的费用较低,患者的接受度较高。笔者认为,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若其不具有进行介入治疗的指征,应对其进行姑息治疗。2)在对患者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时,栓塞要彻底,以免影响其疗效。3)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无需再对其进行常规化疗[3]。4)应将患者肿瘤周围开放的瘘道全部闭合,以提高其肿瘤供血动脉内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膀胱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近期疗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供血膀胱癌栓塞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辣语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