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在不同时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其肠道功能的影响

2018-07-23 11:02石墩义祝茂盛杨义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性休克内毒素降钙素

王 鹏,石墩义,祝茂盛,余 锋,杨义琴,王 斌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急救重症部,重庆 401220)

创伤性休克是指人体在遭受暴力作用后,出现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出血等情况,使其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进而导致其发生休克的一种危重症。临床上在对该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对其进行营养支持,避免其因营养不良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贫血、全身感染等)[1]。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在不同时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其肠道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将这12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龄为13~62岁,平均年龄为(37.55±6.63)岁;其创伤评分的均值为(4.21±1.06)分。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15~58岁,平均年龄为(36.85±6.48)岁;其创伤评分的均值为(4.19±1.18)分。在C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龄为14~60岁,平均年龄为(37.32±6.29)岁;其创伤评分的均值为(4.27±1.13)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三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吸氧、止血、补充血容量、液体复苏、抗休克、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胃肠减压等治疗。在三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且其血乳酸的水平达到2.0 mmol/L后的12 h、24 h和72 h,分别对A组、B组和C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是:为患者留置鼻肠管,经鼻肠管为其输注肠内营养乳剂。初始时肠内营养乳剂的输注速度为20 ml/h,然后逐渐将输注速度增至40 ml/h。每天共为患者输注肠内营养乳剂500~800 ml,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时间根据其身体状况而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后其D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和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APACHE-Ⅱ评分的分值为0~71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三组患者D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水平

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后,A组患者D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水平均低于B组、C组患者(P<0.05)。B组患者D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水平均低于C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三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和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

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后,A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C组患者(P<0.05),其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B组、C组患者(P<0.05)。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患者(P<0.05),其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C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三组患者D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水平(± s )

表1 对比三组患者D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水平(± s )

注:*与C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D乳酸(mg/L)降钙素原(ng/mL)A 组 43 18.18±5.41 0.54±0.01 18.92±5.21 B组 43 24.69±7.49* 0.69±0.15* 29.38±8.12*C组 43 28.92±8.93 0.78±0.21 41.87±9.32 A组/B组的t值 4.620 6.543 7.109 A组/B组的P值 0.000 0.000 0.000 A组/C组的t值 6.745 7.486 14.095 A组/C组的P值 0.000 0.000 0.000内毒素(EU/ml)

表2 对比三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和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有学者指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取决于两点,一是其是否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二是其是否能及时接受营养支持[2]。近年来,临床上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为其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其胃肠功能早日恢复[3]。但目前临床上关于对此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机尚存在争议。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且其血乳酸的水平达到2.0 mmol/L后,越早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越能缩短其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越能较快地改善其D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水平,降低其全身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性休克内毒素降钙素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硫辛酸对内毒素诱导的SIRS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