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放式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探讨

2018-07-23 11:02杨忠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直肠根治术直肠癌

杨忠明

(仪陇县人民医院,四川 仪陇 637676)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便、便秘、排便梗阻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的方式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开放式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切除其肿瘤,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其术后恢复可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可减少其术中创伤,更有利于其术后恢复。本文主要探讨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放式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仪陇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直肠癌患者。将这94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在传统组患者中,有男25例,女22例,其年龄为32~70岁,平均年龄为(52.63±4.05)岁。其中,TNM(肿瘤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10例,为Ⅱ期的患者有18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9例。在腹腔镜组患者中,有男27例,女20例,其年龄为32~71岁,平均年龄为(52.05±4.13)岁。其中,TNM(肿瘤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14例,为Ⅱ期的患者有17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传统组患者采用开放式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截石位。2)在患者左侧腹直肌外侧做一个长度为15 cm的手术切口,对其腹腔内的情况进行探查。3)将患者的乙状结肠向右前方提起,游离其乙状结肠,并对其肠系膜下的静脉和动脉进行结扎。4)切断患者的膈结肠韧带、脾结肠韧带、远侧横结肠系膜,游离其降结肠及脾曲。5)使用电刀分离患者的直肠系膜与骶前筋膜之间的疏松组织。6)进入骶前间隙,向下游离至盆腔底部,至肛提肌的水平面。7)用拉钩牵引患者的膀胱或子宫,游离其直肠前壁及直肠侧韧带。8)切除患者病变的肠管及其周围的淋巴结组织,然后,使用吻合器对其直肠和结肠断端进行吻合缝合。9)清洗患者的盆腔,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对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手术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截石位。2)在患者的脐环上缘做一个长度为1 cm的纵向弧形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在其左腹部及腹直肌外缘5 cm处做一个长度为1 cm的手术切口为辅助操作孔。3)为患者建立气腹,将气腹的压力设置为12~14 mmHg。4)置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探查患者的腹腔,并确定肿瘤的位置及周围组织的情况。5)提起患者的乙状结肠,暴露左右侧的肠系膜后,游离乙状结肠。6)切断患者的直肠侧韧带,沿着其直肠会阴筋膜向下直达直肠。7)切除患者病变的肠管及其周围的淋巴结组织,并使用吻合器对其直肠和结肠断端进行吻合缝合。8)清洗患者的盆腔,放置引流管。9)为患者消除气腹,并缝合其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指标包括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切口疼痛的评分、留置导管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应用VAS量表对两组患者对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用1~10表示从轻微疼痛到剧烈疼痛的不同程度。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与传统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手术切口疼痛的评分更低,其手术切口的长度、留置导管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切口疼痛的评分(分) 手术切口的长度(cm) 留置导管的时间(d) 住院的时间(d)腹腔镜组 47 122.36±40.06 4.11±0.32 6.52±2.24 3.15±1.22 8.02±2.13传统组 47 162.36±45.25 5.62±0.47 11.03±2.12 4.57±1.41 10.05±3.27 t值 4.53 18.20 10.02 5.22 3.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的病情都是在其出现肠梗阻、肿瘤破溃感染等症状时才被确诊。有研究表明,开放式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切口较大,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多,严重影响其术后恢复[2]。近年来,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3]。该术式具有创伤性小和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因创伤而引起的术后疼痛[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传统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手术切口疼痛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手术切口的长度、留置导管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更短。这说明,与进行开放式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对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直肠根治术直肠癌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