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分析

2018-07-23 11:02罗千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胆囊腹腔结石

罗千勇

〔金堂县淮口卫生服务中心(金堂县淮口中心卫生院),四川 成都 610400〕

胆囊结石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1]。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其恢复的速度快等优点[2]。本文以金堂县淮口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金堂县淮口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这68例患者均经CT检查及B超检查等被确诊患有胆囊结石。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龄为23~74岁,平均年龄为(44.6±8.7);其结石的大小为(0.5~1.1)cm×(0.4~3.5)cm;其病史为3~27年。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44.1±8.2);其结石的大小为(0.4~1.0)cm×(0.3~3.2)cm;其病史为4~2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结石的大小及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在其右肋缘下方1 cm处做一个长约4~6 cm的切口,用电刀逐层分离其皮肤、皮下组织及腱膜,充分显露其胆囊,然后观察其胆囊的位置、大小、颜色、有无与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等情况。患者的胆囊内若有胆汁渗出,需先将胆汁吸净后再探查其胆囊的情况。2)用三叶拉钩对患者的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进行分离。患者的胆囊若与周围的组织粘连,需先从胆囊底部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剥离,然后再处理胆囊管。3)充分显露胆囊管后上方的三角区,对胆囊动脉和胆囊管进行结扎。固定好胆囊管的近端,用止血钳夹住胆囊管的远端,以防胆汁漏出,然后用生物夹夹住胆囊动脉的近上端。将胆囊离断后取出患者的体外,对胆囊的残端进行双重丝线结扎和电凝止血处理。4)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腹腔,确认其胆囊床无明显的渗血后,为其留置引流管。5)逐层关闭患者的腹腔,对其切口进行皮内缝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协助患者取头高脚低的仰卧位,在其脐部下缘1 cm处做一个长约5~12 mm的小切口(作为进镜孔),经该切口将腹腔镜的摄像头置入其腹腔内。利用数字摄像技术将摄像头拍摄到的患者腹腔内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手术医生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图像判断患者胆囊的位置、大小及其他情况。2)经进镜孔向患者的腹腔内注入2~5 L的二氧化碳气体,为其建立气腹,然后在其反麦氏点处、脐部与耻骨联合处的中点各做一个长约1 cm的切口,作为主、辅操作孔。3)经这两个切口置入手术器械,对患者的胆囊三角区进行解剖,并剥离、夹闭其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其胆囊。患者胆囊的体积若较大,可先将其胆囊推至其腹壁的切口处,用吸引器吸出其胆囊内的胆汁或夹出其胆囊内的结石,待其胆囊塌陷后再将其胆囊取出其体外。4)为患者关闭气腹,在其腹壁的切口处粘贴无菌敷贴。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出院前,观察对比其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5.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的出血量较少,其手术的平均用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住院的平均天数均较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对比 ( ± s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对比 ( ± s )

组别 例数 手术的平均用时(min) 术中平均的出血量(ml) 住院的平均天数(d) 术毕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h)观察组 34 58.61±8.35 50.24±6.52 3.56±1.57 17.65±3.87对照组 34 65.72±9.41 72.13±6.64 6.85±1.24 22.35±4.25 t值 3.295 13.716 9.589 4.768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可分为原发性胆囊结石和继发性胆囊结石,前者多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后者多为胆固醇结石[3]。有研究显示,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发生胆道感染、患有肠道疾病等可引发胆囊结石。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按时进食,也会导致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饱和,胆汁在胆囊内潴留的时间过长,从而引发胆囊结石[4]。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高。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黄疸及发热等症状,甚至导致其发生胆囊穿孔和胆囊坏疽,严重危害其健康。因此,寻求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与使用传统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相比,用该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1)该手术不会损伤患者腹壁的肌肉,故术后其疼痛感较轻微、恢复的速度较快、住院的时间也较短。2)该手术的术野清晰,可充分地暴露患者发生病变的胆囊组织,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故可缩短手术的用时,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发生腹腔内感染的风险。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可缩短患者手术的用时,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促进其早日下床进行活动,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猜你喜欢
胆囊腹腔结石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