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研讨

2018-07-23 11:02王绥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脓毒症肾脏机体

王绥标

(屯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 屯昌 571600)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此病具有高致死率、高发病率、病情凶险的特点。此病患者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其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SAKI)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对SAKI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死亡率仍高居不下[1]。近年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被广泛地应用于对SAKI患者的治疗中。研究发现,对SAKI患者进行CRRT,可有效地纠正其机体的水电解质紊乱,清除其体内的有毒物质。CRRT法被证实是目前治疗SAKI最为有效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对SAKI患者进行CRRT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SAKI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其年龄为25~75岁,平均年龄为(50.00±1.78)岁;其中,肾脏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有9例,中度受损的患者有7例,重度受损的患者有4例。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龄为23~73岁,平均年龄为(48.00±1.34)岁;其中,肾脏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有11例,中度受损的患者有6例,重度受损的患者有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用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患者入院后,立即为其使用林格氏液进行早期的液体复苏,必要时可在该药液中加入白蛋白,使其中心静脉压恢复至8 mmHg。为患者持续补液,直至其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患者机体的血容量若不足,可在4~6 h内为其输注至少1000 ml的血。患者若存在器官灌注量不足的情况,为其输注30 ml/kg的林格氏液。为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升压治疗,使其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对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为其注射0.5~1.0 mg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注射完毕后,患者的血压若仍不能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可为其加用1.0 mg的特利加压素。对于心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的患者,为其静脉注射1~5 μg/㎏的多巴胺。经液体复苏或使用血管加压素进行治疗仍不能使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恢复稳定,应为其连续静脉注射200 mg/d的氢化可的松。同时,为患者静脉滴注1~2 g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期根据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患者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胰岛素,以使其血糖水平<150 mh/dl。为患者皮下注射200 IU/kg的低分子肝素钠,以防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患者静脉滴注40 mg的奥美拉唑钠,以防其发生应激性胃溃疡。为患者静脉滴注0.1 mg/kg的艾司洛尔,以防其心肌受损,进而改善其心功能。将100 ml的血必净注射液加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以改善其机体的炎症反应。将20 U的乌司他丁加入到2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以保护其肾功能。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若<7.0 g/dl,应为其输注红细胞,以使其血红蛋白的水平达到7.0~9.0 g/dl。患者的血小板若<5×109/L,应为其输注血小板。对于合并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应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CRRT。在进行治疗前,准备好连续性血液净化滤器、血液滤过器及配套管路。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为其建立血管通路、留置导管。使用1000 ml的生理盐水为患者冲管,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对其并行血液净化治疗,连续治疗2 次,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1~1.5 d。然后,为患者输注置换液(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输注量为4000 ml) 。根据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结果为其调整在置换液中加入氯化钾的量。每小时为患者输注125 ml浓度为 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并根据进行血气分析的结果为其调整此药液的注射量。结合患者的病情为其选择进行CRRT的时间。如果患者机体出现高分解代谢的情况,应对其进行24 h不间断的肾脏替代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2)对本次研究对象的疗效判定标准是:(1)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且维持稳定,其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降低,其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且维持稳定,其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所降低,其肾功能有所恢复。(3)无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肾功能均无改善或患者已死亡。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1β、CRP、TNF-α及PCT的平均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6、IL-1β、CRP、TNF-α、PCT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s )

注:a与本组患者治疗前相比,P<0.05;b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清IL-6(ng/L) 血清IL-1β(ng/L) 血清CRP(ng/mL) 血清TNF-α(ug/mL) 血清PCT(ng/L)常规组 20 治疗前 192.85±19.86 107.92±18.29 69.72±14.75 17.82±4.42 15.92±3.94治疗后 94.48±22.44a 41.22±13.19a 36.79±12.24a 14.48±4.47a 12.58±4.44a研究组 20 治疗前 189.44±19.67 103.25±18.18 68.99±13.78 17.62±5.19 15.92±3.88治疗后 58.24±18.76ab 19.19±14.14ab 23.19±12.92ab 12.79±3.28ab 9.99±4.87ab

3 讨论

脓毒症是由病变部位发生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研究发现,脓毒症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的水平若较高,可使其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出现异常,从而使其体内多脏器的功能受损。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脓毒症患者肾脏的血流量显著减少,在其体内毒素的影响下,其血管内皮细胞会出现免疫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从而使其肾脏的功能受损。目前,临床上对SAKI患者常进行抗感染、补充体液及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疗。研究发现,对SAKI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上个世纪末,CRRT主要被用于治疗重症肾功能衰竭。近年来,此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对SAKI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SAKI患者进行CRRT,可有效地清除其体内的有毒物质、过多的水分及炎性介质,纠正其机体的水电解质紊乱,促进其肾功能的恢复[2-3]。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SAKI患者进行CRRT的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脓毒症肾脏机体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哪些药最伤肾脏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