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心络胶囊对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07-23 11:02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通心络微血管内皮

魏 瑛

(大同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山西 大同 037038)

微血管性心绞痛是指患者具有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未合并冠状动脉痉挛、心电图运动试验呈阳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或仅轻度狭窄的情况。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发生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几率较高[1]。该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有关。中医认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为气虚血瘀。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为探讨使用通心络胶囊对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大同第三人民医院对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部分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大同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对这些患者病情的诊断标准为:1)存在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症状,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2)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不存在明显的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管腔狭窄程度<20 %)。3)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如ST段降低、心肌灌注减少等),但不存在节段性心肌运动异常。4)未患有非心源性胸痛或其他心脏疾病。5)冠脉血流储备(CFR)<2.0[2]。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对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2)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3)患有变异性心绞痛。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32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的年龄为37~59岁,平均年龄为(46.3±3.2)岁。B组患者的年龄为39~60岁,平均年龄为(46.5±3.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让两组患者均每天口服3次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服10 mg。让两组患者均每天口服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服20 mg。让两组患者均每天口服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服0.1 g。在此基础上,让B组患者每天口服3次通心络胶囊,每次服4粒。连续治疗3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硝酸异山梨酯片由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2020816;阿托伐他汀钙片由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93819;阿司匹林肠溶片由德国拜耳制药厂生产,注册证号为H20130339;通心络胶囊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19980015。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在患者早晨空腹12 h后,抽取其10 ml的静脉血,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内皮素-1(ET-1)的水平,使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其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在治疗前1个月内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根据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的改变情况,判定其治疗的效果。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或在增加[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P<0.05)。两组中均有患者因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而发生头痛。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ET-1、NO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NO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均低于其治疗前ET-1的水平(P<0.05),其血清中NO的水平均高于其治疗前血清中NO的水平(P<0.05)。治疗后,B组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低于A组患者(P<0.05),其血清中NO的水平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ET-1、NO的水平(±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ET-1、NO的水平(± s )

注:a与A组治疗前ET-1或NO相比,P>0.05;b与本组治疗前ET-1或NO相比,P<0.05;c与A组治疗后ET-1或NO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ET-1 (ng/L) NO (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32 104.3±9.2 85.2±8.2b 35.2±2.2 40.6±3.4b B 组 30 106.5±9.5a 64.3±7.9bc 34.2±2.4a 45.5±3.2bc t值 0.926 10.208 1.711 5.8342 P值 0.358 <0.001 0.092 <0.001

3 讨论

微血管性心绞痛又叫心脏X综合征,是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绞痛类型。临床上常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丙咪嗪、雷诺嗪、镇痛药物等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微血管型心绞痛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疗效不理想,且患者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病的机制是内皮功能障碍和微血管功能不全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下降[4]。ET-1和NO是内皮细胞释放的两种可相互拮抗的细胞因子。ET-1可促进血管收缩。NO可引起血管舒张。当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时,其血清ET-1的水平上升,NO的水平降低,进而引起血管收缩,引发心肌供血不足,使其出现胸痛的症状。微血管功能障碍还会增强冠脉微血管对缩血管因子的反应,减弱其对扩血管因子的反应,引起CFR降低[5]。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蜈蚣、冰片等。该方中的人参为君药,具有补益元气之功效,可使气旺血行,络脉自通。该方中的水蛭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全蝎具有解痉通络之功效。水蛭和全蝎共为臣药,可解心络之绌急。该方中的蜈蚣具有搜风解痉之功效;蝉蜕具有熄风止痉之功效;赤芍具有凉血散血、行瘀止痛之功效。蜈蚣、蝉蜕、赤芍共为佐药,可增强全方解痉缓急通络的作用。该方中的冰片芳香通窍,能走能散,畅利壅塞,可引诸药入络,为使药。将上述诸药合用,可起到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6]。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微血管型心绞痛可抑制ET-1的释放,促进NO的分泌,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扩张冠脉,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高传发等[7]、肖胜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血脂异常患者血脂代谢的情况,降低其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而改善其心肌缺血的症状。

总之,使用通心络胶囊对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血管内皮的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通心络微血管内皮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