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种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2018-07-23 11:02王小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三联心电图

任 虹,王小祥

(1.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检科,四川 宜宾 644000;2.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四川 宜宾 644000)

获得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此病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其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1]。为了进一步比较用两种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准确率,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1组和2组。在1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龄为55~75岁,平均年龄为(62.0±2.5)岁。在2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龄为52~78岁,平均年龄为(64.0±3.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在进行检查前,让患者取仰卧位,指导其放松全身,对其放置导联电极的皮肤表面进行消毒。对1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方法是:将电极片贴在患者相应部位皮肤的表面,妥善放置其肢体导联电极,连接电极和12导联线,启动心电图仪。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方法是:在患者胸骨第5肋间的水平位置放置5个电极,在其左小腿和左颈部分别放置1个电极。连续监测患者24 h的心电变化,记录其在24 h内出现的系列心律失常的情况(包括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并对其心电信号进行处理。

1.3 诊断标准

用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阳性标准是:1)以等电位线的基线为标准,患者心电图中的ST段沿水平或斜下方下移,下移的幅度超过0.1 mVE,且持续的时间≥1 min。2)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再次发作,两次心肌缺血发作的间隔时间超过1 min。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检查后,1组患者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78.79%,2组患者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90.91%。2组患者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高于1组患者(P<0.05)。2组患者中出现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及室性早搏成对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大于1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中出现房性早搏早发和室性早搏早发的患者所占的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冠心病性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具体结果的比较[n(%)]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2]。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发生可导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灌注量下降,从而使其病情加重[3]。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常规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快捷、无创、费用低、重复性好的优点,易被患者所接受。该检查方法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规手段[4-5]。多数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可经常规心电图检查得到确诊。对于心律失常程度较轻的患者,其心脏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受到的影响较小,因此易出现漏诊[6]。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动态心电图检查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研究发现,对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在24 h内对其心电信号进行连续的监测,可准确地诊断出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等非持续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从而显著提高对冠心病性心律失常进行诊断的准确性,为该病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7-8]。

综上所述,与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相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此病的效果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三联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房性早搏未下传偶遇室性早搏
受阻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同时出现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