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的效果评析

2018-07-23 11:02余浩然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急性期交叉康复训练

余浩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 201900)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脑卒中患者极易发生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有研究表明,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其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后。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康复训练方法的有效性,笔者的团队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本次研究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这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31例患者,观察组有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2例;其平均年龄为(63.21± 5.4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有22例,脑出血患者有9例。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62.09±5.73)岁;其中脑梗死患者有20例,脑出血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溶栓治疗或止血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被动训练。2)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主动训练。3)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认知功能训练。4)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具体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的2天内:⑴向患者家属发放有关康复训练知识的健康手册,并告知其在患者接受康复训练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⑵对患者进行基本护理,以使其能够适应后期的康复训练。①定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②定时为患者拍背,以促使其排痰。③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④对患者进行良姿体位及抗痉挛体位的摆放训练。⑤对患者进行轻度的肢体被动练习。2)在患者入院的2天后:⑴让患者进行翻身锻炼。对患者进行锻炼的方法是:让其用双脚撑住床,将双手交叉并保持前平举位,再分别向左、向右进行转动。⑵对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其骨盆旋转及躯干牵拉的幅度。⑶让患者进行主动锻炼。①让患者将双手交叉并往前平举,再逐步将双手上举过头,然后缓慢进行侧举、指鼻等动作。②指导患者进行双腿屈曲、抬臀、左右脚交叉侧移等动作。⑷将患者的床头逐渐抬高,在每一个高度停留半小时,直至其能完成坐起的动作。⑸对患者进行体位转换训练。①让患者取侧卧位,用单手支撑床,然后做抬肩及抬头的动作。②待患者可完成起坐动作后,让其先进行从健侧坐起的练习,再让其进行从患侧坐起的练习。⑹对患者进行坐位平衡练习。①让患者分别进行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坐姿平衡训练。②让患者进行坐位练习操,即让其做双手交叉向前、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前平举、双手交叉侧举等动作。3)在患者入院的7天后:⑴鼓励患者尝试进行梳头、洗漱、穿衣服、吃饭等日常生活练习。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⑶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⑷对患者进行面部肌肉、口唇肌肉及舌体肌肉的刺激训练。⑸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及直肠功能训练。4)在患者出院后:建立微信群平台,定期指导并监督其进行院后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FM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BI(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MSE的评分、FM的评分和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MSE的评分、FMI的评分和BI的比较(分,± s )

表1 两组患者MMSE的评分、FMI的评分和BI的比较(分,± s )

例数 MMSE的评分 FMI的评分 BI观察组 30 24.69±4.81 56.02±16.54 68.03±17.13对照组 31 22.31±3.76 45.21±23.75 53.22±19.89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将恢复其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作为重点训练项目[1]。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其康复效果并不理想[2]。部分学者提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使用单元模式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提高其康复效果。但是,单元模式康复训练需联合多学科、多专业的人士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定,故此模式与我国现行医疗模式的契合度较低,其推广度较低。规范化康复训练是通过为患者制定规范化康复训练方案,并按照训练方案对其进行训练的一种系统性、科学性的康复训练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的48小时内对其进行翻身、体位转换等规范化康复训练,可促进其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另外,从患者接受治疗的48小时开始,对其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从而提高其对生活的适应性,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3]。有研究表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其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精神状态,从而促进其机体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康复训练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MSE的评分、FM的评分和B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急性期交叉康复训练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连数
连一连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