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7-23 11:02廖秀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静脉炎乙组甲组

廖秀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新生儿科,广东 梅州 514000)

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的输液方法。此输液方法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感,减少对其静脉血管损伤的程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患儿的血管条件差、输入药液的性质特殊、穿刺部位处皮肤消毒的质量低、进行输液时的速度快等均可引起静脉炎,从而影响对小儿进行治疗的进程及效果[1-2]。有研究表明,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的团队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新生儿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50例患儿进行预防性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新生儿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00例患儿。本次研究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50例患儿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其日龄为1~18 d,平均日龄为(8.57±2.11)d;其中早产儿有16例,足月儿有34例。在乙组的50例患儿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其日龄为1~17 d,平均日龄为(8.64±2.07)d;其中早产儿有14例,足月儿有3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为两组患儿均使用静脉留置针。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儿穿刺处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常规方法为其留置静脉针。2)在对患儿进行输液时,注意调控对其进行输液的速度。同时,对乙组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根据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往文献中相关的权威数据及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对其可能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评估,再根据评估的结果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在对患儿进行穿刺前,对其血管条件进行评价。在对患儿进行穿刺时,需选取弹性好、管壁粗、血流量大、便于穿刺、回流通畅及便于固定观察的血管为其留置静脉留置针。3)在为患儿选取留置静脉留置针的位置时,需注意在其活动时是否会导致其静脉留置针出现移位的情况。4)在穿刺结束后,使用3 M医用透明防水敷贴对患儿的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5)定时对患儿穿刺处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并在其静脉留置针固定点上涂抹赛肤润液体敷料。6)在患儿静脉留置针处的皮肤无感染、针管未发生堵管及渗漏的情况下,每2天由注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其更换1次留置针。在为患儿更换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止其发生感染。7)在为患儿输注药液时,应根据输注药物的类型及浓度调整对其进行静脉滴注的速度。在进行连续输液时,应按照先输注非刺激性药液再输注刺激性药液的顺序对患儿进行输液,在每次输液完成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净输液管壁上沉积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1)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规定的静脉炎分级标准对发生静脉炎患儿的症状进行评估。⑴Ⅰ度:患儿静脉留置针处的皮肤上出现疼痛、红肿、水肿等症状,但未出现静脉索状症状。⑵Ⅱ度:患儿静脉留置针处的皮肤上出现疼痛、红肿、水肿、静脉索状等症状,但无硬结。⑶Ⅲ度:患儿静脉留置针处的皮肤上出现疼痛、红肿、水肿、静脉索状等症状,且出现硬结。2)使用该院患儿科自主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评分的范围为0~100分,评分与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甲组患儿相比,乙组患儿静脉炎的总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度评分的比较

甲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平均评分为(68.52±7.64)分,乙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平均评分为(87.61±6.74)分。乙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高于甲组患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0,P=0.000)。

3 讨论

为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其带来的疼痛感,还可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是,由于新生儿机体的免疫力较低,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较高,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其极易发生静脉炎[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具有以下优势:1)此护理方法可通过对患儿可能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提高护理人员规避患儿发生静脉炎的能力,从而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2)将2天作为静脉留置针的正常留置时间,可有效地避免在同一部位的血管长时间滴注药物,从而减轻其血管的负担。3)让有丰富穿刺经验的护理人员为患儿更换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地保证对其进行穿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4)有效地固定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其因活动而发生静脉留置针脱落或移位的风险。5)在患儿静脉留置针处的皮肤上涂抹赛肤润液体敷料,可避免更换静脉留置针时撕拉固定胶带对其皮肤造成损伤。6)选择血管条件良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可最大程度地减轻输液对患儿血管壁的损伤。7)在每次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刷静脉留置针的针管,可避免在针管内形成血栓,造成针管堵塞的情况。8)定期对患儿穿刺部位处的皮肤进行消毒,可有效地避免细菌感染[4-5]。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静脉炎乙组甲组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