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对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7-23 11:02杨继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根治术宫颈癌

杨继林

(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重庆 409099)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此病的发病率约占女性全身肿瘤发病率的5%~6%,其在我国的年发病例数为15~18万。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进行宫颈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临床研究发现,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因手术、麻醉的时间较长、术中切除的组织较多,常会发生多种术后并发症。膀胱功能障碍是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为了评价对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对其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对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接诊的127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5±10.4)岁;其中接受术后放疗的患者有16例,接受术后化疗的患者有40例,接受术后联合放化疗的患者有11例;有分娩史的患者有60例,有阴道分娩史的患者有42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0±9.5)岁;其中接受术后放疗的患者有14例,接受术后化疗的患者有36例,接受术后联合放化疗的患者有10例;有分娩史的患者有54例,有阴道分娩史的患者有37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采用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在术后,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在其接受术后放化疗期间对其进行生活护理、疼痛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后综合性护理。护理方法是:1)进行症状控制护理。在术后,部分患者会因存在下肢水肿、腹部疼痛等症状而无法开展康复训练。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对于存在发热症状的患者,对其腹股沟处进行冷敷,以防止其发生腹股沟区淋巴水肿。对于存在膀胱痉挛症状的患者,对其下腹部进行热敷。嘱咐患者通过阅读书报、看电视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其疼痛的症状。在患者的疼痛症状发作时,按揉其涌泉穴,20 min/次。对于疼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对其进行治疗。对于存在下肢水肿症状的患者,对其下肢进行悬吊和冷敷。2)进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多进食清淡、高营养的食物。嘱咐其适量食用红枣、乌鸡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及肉桂、酸枣仁等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告知其多饮水,多食用富含植物纤维的蔬果,如蘑菇、芹菜、豆类等。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指导其适量食用开胃的食物,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告知患者适当地增加优质植物蛋白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对于存在腹胀症状的患者,定时对其足三里、大肠俞、天枢、支沟、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揉。3)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纠正其错误认知。指导患者做好自我生活管理,告知其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对情绪管理的重视程度[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常会发生术后性功能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关性功能障碍的健康宣教。指导其通过改变性爱体位等方法提升性生活的质量。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以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4)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诱导排尿训练,并对其会阴部进行湿热敷,协助其用温水坐浴、冲洗会阴等。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对其置管部位进行消毒。在为其拔除导尿管的前3 d,对其进行夹闭导尿管训练,每2 h为其开放1次导尿管,以促进其膀胱功能的恢复。在对患者的膀胱进行冲洗时,严格控制冲洗液的温度(35~37℃为宜)和冲洗的速度(冲洗流量为180~200 ml/min)。在患者出院前,告知其在家中进行盆底肌训练的方法(训练4~6周)。对于盆底肌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告知其定期到医院进行肌电反馈康复训练,每周训练1次,每次训练30 min,连续训练2~3个月。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指导其进行阴道哑铃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采用宫颈癌生活质量量表(QLQ-CX2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的评分、社会家庭的评分、情感状态的评分、功能状况的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组别 生理状况的评分 社会家庭的评分 情感状态的评分 功能状况的评分 生活质量的总评分观察组(n=60) 23.2±3.65 20.57±4.76 22.08±5.21 18.32±7.56 84.17±5.67对照组(n=67) 21.04±5.34* 18.81±5.56* 19.23±4.25* 14.72±7.15* 73.8±8.41*

2.2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术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排尿困难,有2例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其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6.7%(4/60);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尿频,有2例患者发生尿急,有2例患者发生尿不尽,有7例患者发生排尿困难,有7例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其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8.4%(19/67)。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宫颈癌手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此病的发生与患者受到手术损伤、出现心理障碍及其相关部位的解剖学改变等因素有关。近年来,临床上不断对宫颈癌手术的实施方法进行改良,但是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其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在本次研究中,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采用术后综合性护理方案对60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笔者认为,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具有以下优点;1)可缓解其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导致患者发生排尿功能障碍、不能按时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2)可降低其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通过指导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缓解了其排尿方面的难题,有效地降低了其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3]。

综上所述,对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其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根治术宫颈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