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07-23 11:02陶淑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稳定期呼气步行

陶淑萍

(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甘肃 兰州 7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1]。该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气流受限的症状。COPD患者的病情进入稳定期时,可不进行治疗,但需要接受科学、全面的护理,防止其病情加重[2]。对COP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是指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来增加其对运动的耐受性,延缓其病情的发展。为探讨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甘肃省人民医院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部分老年COPD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COPD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其病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中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3)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其病情处于发作期。2)存在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3)患有呼吸道感染。4)存在严重的心、肝或肾功能不全。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康复组(75例)和常规组(75例)。康复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0例;其年龄为62~75岁,平均年龄为(65.32±2.15)岁;其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21±0.12)年;其中有28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有2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有25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在康复组患者中,学历为小学的患者有25例,为初中的患者有20例,为高中的患者有15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患者有15例。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2例;其年龄为62~76岁,平均年龄为(65.51±2.06)岁;其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3.32±0.18)年;其中有2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有25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有23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在对照组患者中,学历为小学的患者有28例,为初中的患者有20例,为高中的患者有14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患者有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病情均进入稳定期,不进行治疗,回家休养。让患者在感到呼吸不适时立即到医院就诊。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在患者出院前,告知其戒烟,鼓励其进行适量的运动。告知患者吃饭时不可讲话,在发生气促的症状时,立即中止进食。让BMI指数较高的患者减肥。让BMI指数较低的患者注意摄入充足的营养。让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让其在家进行氧疗。在此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讲座的内容包括COPD的定义、诱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每周对患者随访1次,了解其康复的情况,督促其进行呼吸训练。随访的形式包括电话随访、微信随访、上门随访等。2)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⑴教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全身放松,双手放在腹部,促进腹肌收缩。让患者在吸气时隆起腹部,呼气时收缩腹部。每次训练持续15 min,每天训练2次。⑵教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鱼嘴状,保持呼气缓慢。每次训练持续5 min,每天训练3次。3)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饮食习惯为其制订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食用低糖、高蛋白质的食物。让患者每天饮水1000~1500 ml。4)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让患者做步行、蹬梯等运动。每次运动持续15~30 min。运动强度以患者不感到胸闷或气促为宜。每天训练2次。鼓励患者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观看绿色的植物。禁止患者从事体力劳动。5)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烦恼,引导其回忆一些快乐的事。在患者的病情好转时,及时告知患者,增强其坚持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信心。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患者观看内容积极向上的书籍和电视节目。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让患者按时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定期组织有相同兴趣、居住地较近的患者开展集体活动。让患者的家属和朋友多关心患者,多与其沟通。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护理前后分别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评价的内容包括疾病症状、活动能力受限及疾病影响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分值范围为0~100分。患者的评分越低,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FEV1、FEV1/FVC、MME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FEV1及FEV1/FVC大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MMEF快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评分、活动能力受限评分及疾病影响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疾病症状评分、活动能力受限评分及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 s )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 s )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6分钟步行距离(m) FEV1(L) FEV1/FVC(%) MMEF(L/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75 261.67±5.67 286.02±7.25 1.11±0.07 1.51±0.09 38.63±4.58 53.05±5.22 1.02±0.33 1.27±0.25康复组 75 260.68±5.26 335.21±6.21* 1.12±0.08 1.77±0.12* 38.29±4.39 69.88±5.21* 1.03±0.35 1.51±0.39*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 s )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 s )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疾病症状 活动能力受限 疾病影响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75 53.06±3.25 50.21±3.39 50.25±2.25 45.02±3.35 50.68±3.69 40.59±5.26康复组 75 52.95±2.65 44.23±3.56* 50.38±2.09 40.18±3.24* 50.65±3.38 37.73±5.12*

3 讨论

COPD患者的病情进入稳定期后,可不用药进行治疗。但COPD稳定期患者需注意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防止其病情加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的康复组患者,其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患者,其FEV1及FEV1/FVC大于常规组患者,其MMEF快于常规组患者。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增加其膈肌的活动度,提高其呼吸肌的肌力,减少其呼吸时的能量消耗,改善其肺功能,增强其免疫力,避免其病情急性发作[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疾病症状评分、活动能力受限评分及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这是因为,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消除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强其对康复及恢复自理能力的信心,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稳定期呼气步行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从步行到奔跑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