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的焦虑状况调查及对其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7-23 11:02徐丽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青光眼原发性情绪

徐丽华

(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原发性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该病患者的病理特点是眼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视乳头损害及视野缺损等。临床研究表明,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转的视觉丧失[1]。目前,临床上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容易导致患者在手术前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2]。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调查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的焦虑状况,并研究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对改善其焦虑情绪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掷硬币法将这106例患者分为比照组和试验组。在比照组患者中,有男26例(占49.06%),女27例(占50.94%);其平均年龄为(58.89±5.87)岁。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24例(占45.28%),女29例(占54.72%);其平均年龄为(59.32±6.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在手术前1天,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3]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SAS由20个反映焦虑感受的问题组成(每个问题的分值均为1~4分),其中有15个问题为正向评分,有5个问题为反向评分。把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可得到总粗分,将总粗分×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患者的得分为50~59分,表示其存在轻度的焦虑情绪;得分为60~69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的焦虑情绪;得分≥70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焦虑情绪。

1.2.2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此期间,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方法是:1)术前护理。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进行青光眼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的目的、过程、麻醉方式、手术的效果等),以提高其对手术的认识和依从性。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采用多种办法(如安抚法、鼓励法、注意力转移法等)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用王不留行籽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取其耳上的心穴、神门穴、交感穴、皮质下反应区等进行按压),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0 s,每天共按压3~4次,按压的力度以其耳部出现灼热感为宜。另外,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放松练习和深呼吸练习,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轻轻握住其双手,给予其情感支持,从而减轻其内心的恐惧感。由于进行青光眼手术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的状态,因此易受手术的刺激而产生不适感。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定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告知其手术的进程。若其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安抚,鼓励其坚持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嘱其切勿用手按压眼部,不要频繁活动头部,不要用力排便。告知患者在睡觉时尽量将头部垫高,以防因颈动脉压升高而导致其眼压升高。若患者的术眼发生疼痛,应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治疗。若发现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对比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协助其进行心电图、眼压等检查、术后对其环境护理、用药指导及体位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1天,观察并记录这106例患者的SAS评分。手术前1天,观察并记录这106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患者的SAS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1天这106例患者的SAS评分

手术前1天,这106例患者的SAS评分为42~69分,平均评分为(50.16±4.62)分。其中,SAS评分>50分的患者有65例,占61.32%。

2.2 手术前1天这106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患者SAS评分的比较

手术前1天,在这106例患者中,女性患者的SAS评分高于男性患者(P<0.05),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的SAS评分高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的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手术前1天这106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患者SAS评分的比较(分,± s )

表1 手术前1天这106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患者SAS评分的比较(分,± s )

项目 例数 SAS评分性别 男 50 47.67±4.78女56 52.38±4.42年龄(岁)≤30 3 50.05±4.56 31~40 18 49.89±4.87 41~50 33 48.92±4.79 51~60 47 51.12±4.65>60 5 50.36±5.01文化程度小学 16 47.65±4.81初中 58 49.07±4.78高中及高中以上 32 53.39±5.85

2.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比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分,± s )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分,± s )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比照组 53 50.28±4.46 47.14±3.52试验组 53 50.04±4.38 42.53±3.66 P值 >0.05 <0.05

3 讨论

原发性青光眼是眼科的常见病。该病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该病患者可出现眼球充血、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4]。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但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均会出现焦虑情绪。有学者指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前若出现焦虑情绪,一方面可影响其植物神经的功能,使其血管的舒缩功能失调,使其毛细血管发生扩张,进而导致其睫状体发生水肿;另一方面还可使其房水分泌过多,导致其眼压增高。因此,临床上应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轻其术前的焦虑情绪。临床实践证实,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有效地减轻其术前的焦虑情绪[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多数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前均会出现焦虑情绪,且女性患者和学历高的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几率更高。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改善其焦虑情绪。

猜你喜欢
青光眼原发性情绪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情绪认同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