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其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7-23 11:02关美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负面病程冠心病

金 茜,明 珠,关美丽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四川 成都 610083)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该病患者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药,且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因此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可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临床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1]。为了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其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排除在门诊就医、合并有精神疾病及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这80例患者分为比较组和试验组。在比较组患者中,有男21例(占52.5%),女19例(占47.5%);其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8.72±2.48)岁;其病程为8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6.34±1.73)年。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22例(占55%),女18例(占45%);其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8.64±2.34)岁;其病程为10个月~16年,平均病程为(6.58±1.8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包括用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断剂、调脂类药物等对其进行治疗)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入院指导、环境护理和用药指导等)。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方法是:1)进行基础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其各项生理指标(包括脉搏、瞳孔、呼吸、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应让其绝对卧床休息,告知其不可随意改变体位,并遵医嘱让其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若患者伴有头痛的症状,可将其床头抬高30°左右,以促进其脑部血液的回流。在为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要警惕其发生低血压、液体潴留、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2)进行健康宣教。耐心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发病原因、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危害、治疗方法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纠正其对冠心病的错误认识(如进行血脂检查的结果无异常就可以不服用调脂药等)。告知患者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其病情,督促其戒烟戒酒。另外,让患者知晓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想控制病情的发展,就要积极地配合治疗。3)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明确其是否存在负面情绪。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分析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然后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尊重其人格,并注意保护其个人隐私。另外,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其保持心情舒畅。4)进行饮食护理。临床研究表明,不良的饮食习惯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该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十分必要。向患者讲解保持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根据其病情、营养状况及饮食习惯等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食谱。告知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严格控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多摄入优质蛋白,多吃黄豆、红枣、鱼肉、牛奶等食物,多吃粗粮。让其少食用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忌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另外,嘱患者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多喝水,以防其发生便秘。5)进行运动指导。向患者说明进行适当运动对改善其病情的重要性,指导其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告知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另外,嘱患者在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一旦出现心绞痛的症状要及时服药。

1.3 观察指标

进行护理前后,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的严重程度。SAS和SDS中均各有20项评分指标,每项评分指标的分值均为1~4分,满分均为8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负面情绪越严重。进行护理前后,采用QOL(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包括心理状态、自理能力、社会关系、躯体症状4个维度,患者的评分越低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 s )

表1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 s )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P<0.05;#与比较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SAS评分 SDS评分比较组 40 护理前 62.31±10.36 61.62±8.62护理后 52.34±9.64* 50.36±6.28*试验组 40 护理前 62.15±10.27 61.27±7.59护理后 42.03±8.57*# 40.31±6.84*#

2.2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躯体症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心理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躯体症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心理功能评分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s )

表2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s )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P<0.05;#与比较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自理能力 躯体症状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比较组 40 护理前 15.32±0.68 14.58±0.75 13.38±0.51 13.36±0.52护理后 13.25±0.53* 12.36±0.69* 11.39±0.52* 11.96±0.62*试验组 40 护理前 15.36±0.63 14.98±0.72 13.41±0.54 13.42±0.49护理后 10.36±0.24*# 9.64±0.68*# 8.67±0.56*# 9.35±0.46*#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内科的常见病。该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而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及难以治愈等特点。有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且该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胸闷、心悸、心绞痛是该病患者典型的症状[2]。临床研究表明,多数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从而可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3]。因此,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4-6]。整体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主张采用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改善其身心状态,促进其早日康复。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负面病程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