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8-07-23 11:02汪莉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人性化牙齿

汪莉娜

(常州市中医医院口腔修复科,江苏 常州 213000 )

口腔修复是指利用人工修复技术对牙齿缺损、牙齿缺失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等口腔疾病患者进行修复治疗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因此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人性化护理主张以患者为中心,兼顾其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需求,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护理方法。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常州市中医医院口腔修复科进行口腔修复的58例患者。随机将这58例患者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在比较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占58.62%),女性患者12例(占41.38%);其年龄为19~77岁,平均年龄为(47.36±3.31)岁;其中,有进行牙齿缺损修复的患者21例(占72.41%),有进行牙齿缺失修复的患者8例(占27.59%)。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占55.17%),女性患者13例(占44.83%);其年龄为17~79岁,平均年龄为(47.75±3.48)岁;其中,有进行牙齿缺损修复的患者20例(占68.97%),有进行牙齿缺失修复的患者9例(占31.03%)。两组患者的基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在此期间,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方法是:1)进行口腔修复前的护理。多数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等,严重者还可发生呼吸困难。因此,在患者候诊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其就诊的目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原因等,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告知患者手术是在麻醉下进行的,其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疼痛感。用鼓励性和安抚性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指导其进行深呼吸训练,从而使其放松身心。另外,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询问其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口腔手术史等,全面了解其身体状况。对于血压和血糖不达标的患者,告知其在将血压和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后再来就诊。2)进行口腔修复时的护理。将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好。通常情况下,将手术室的温度保持在23℃~25℃之间,将湿度保持在50%左右。提前准备好拔牙盘、牙挺、牙龈分离器、牙钳、手术刀、骨凿、持针器等手术器械。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指导其保持正确的体位,协助医生对其进行麻醉。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的后方,对其口腔或上下唇进行适当的牵拉,以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协助医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准确地为医生传递手术器械。在手术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同时避免K锉、排龈线、螺丝等微小的手术器械遗落在患者的口腔内。3)进行口腔修复后的护理。在手术结束后,认真清点手术器械,避免手术器械遗失。让患者在留观室休息4~6 h,待未出现牙龈出血、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后再让其离开。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清洁口腔和牙齿的方法、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及回医院复查的时间等),嘱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术前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安抚,术后对其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和出院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如烫伤、误吸、给药剂量错误等)的发生率。采用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此量表包括护理态度、就诊环境和护理操作三方面,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比较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24%(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生误吸、给药剂量错误及烫伤的患者分别有3例、1例和1例),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5%(在手术的过程中有1例患者发生误吸)。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者(χ²=5.220,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分

研究组患者对就诊环境、护理态度和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分(分,± s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分(分,± s )

组别 例数 就诊环境 护理态度 护理操作研究组 29 92.35±4.28 93.11±3.15 93.46±4.37比较组 29 74.32±3.65 73.38±4.04 74.73±4.11 t值 17.261 20.740 18.813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进行口腔修复是临床上治疗口腔疾病的常用方法。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实施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学中新兴起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张以患者为本,凸显患者的重要性,并将传统护理模式中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在综合考量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及护理需求后,为其制定更为合理和更具人性化的的护理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心舒适度,促进其早日康复[2-3]。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人性化牙齿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怎么保护牙齿?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