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2018-07-23 11:02陈娟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陈娟娟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机械通气是指在呼吸机的辅助下对患者进行通气,以保持其呼吸通畅,提高其血氧饱和度,预防其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医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其病情普遍较重,多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此类患者一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就会进一步加重其病情,且会导致其脱机困难[2]。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对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近年来(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这100例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比照组和研究组。在比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占52%),女性患者24例(占48%);其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为(55.29±4.51)岁;其中,有呼吸衰竭患者19例(占38%),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例(占20%),有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4例(占28%),有胸部外伤患者7例(占14%)。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占56%),女性患者22例(占44%);其年龄为22~77岁,平均年龄为(56.31±4.67)岁;其中,有呼吸衰竭患者17例(占34%),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2例(占24%),有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5例(占30%),有胸部外伤患者6例(占12%)。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在此期间,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方法是: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成立集束化小组。小组成员包括ICU的护士和护士长、胸外科的护士及呼吸内科的护士,组长由ICU的护士长担任。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集束化护理的内涵和流程、对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等。2)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集束化护理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咨询院内的专家,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在执行护理方案的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3)执行集束化护理方案。(1)进行卫生管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前后,要及时洗手,保持好手卫生。严格限制探视的时间和探视的人数,让进入ICU的患者家属穿隔离衣、套鞋套、戴帽子和口罩。另外,每天用含氯的消毒剂擦拭ICU内的桌椅、监护室台面和呼吸机。(2)进行呼吸道护理。定期检查呼吸机气囊的压力,避免因气囊的压力不足或过大而导致患者出现误吸、呼吸道黏膜缺血性坏死等情况。每周为患者更换1次气管导管。若发现气管导管有明显污染的迹象,应立即更换。定期为患者吸痰,在为其吸痰前,要让其吸2 min的纯氧。在吸痰时,先吸净患者口鼻内的痰液和分泌物,再吸净其呼吸道内的痰液。每次进行吸痰的时间不可超过15 s。另外,定期对患者的气道进行雾化湿润。(3)进行体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若其无禁忌证,应将其床头抬高30°左右,以防其因胃内容物反流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进行口腔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时,不需要拔出气管导管,可将导管移至其嘴角,并在其口腔内插入张口器。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净,然后用蘸有洗必泰溶液的棉签对其牙齿、舌和上下颚进行清洁。每天对患者进行2次口腔清洁。(5)进行胃肠道护理。遵医嘱为患者留置鼻胃管,对其进行胃肠减压,以防其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遵医嘱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为其输注营养液前,要先检查其是否存在胃潴留。若其存在胃潴留,应暂停输注营养液,待其胃潴留消失后再为其输注营养液。对比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环境护理、吸痰护理和口腔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入住ICU的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

研究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均短于比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d,± s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d,± s )

组别 例数 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 入住ICU的时间研究组 50 3.76±0.45 4.88±0.76比照组 50 5.33±1.47 6.65±1.56 t值 3.2183 3.7729 P值 0.0017 0.0003

2.2 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在研究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12%;在比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2天后至拔管后2天内发生的与使用呼吸机相关的肺炎。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后2~4天内发生的肺炎被称为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进行机械通气5天后发生的肺炎被称为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临床研究表明,ICU的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对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集束化护理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本文中,笔者及其团队对50例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与闫夙[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其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