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痛风患者进行对因护理的效果评析

2018-07-23 11:02张友谊谢佳益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嘌呤痛风病情

严 决,张友谊,王 菲,谢佳益

(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痛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导致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增高、存在持续性的嘌呤代谢异常、饮酒及肥胖等[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疗法治疗痛风,但效果一般;患者在治疗期间仍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从而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相关的文献指出,对痛风患者进行对因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究对痛风患者进行对因护理的效果,笔者对在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78例痛风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痛风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历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参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参照组患者中有男26例,女13例;其平均年龄为(52.5±8.2)岁,其病情急性发作的时间为1~5天。研究组患者中有男27例,女12例;其平均年龄为(52.5±7.8)岁,其病情急性发作的时间为1~4天。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在其病情的急性发作期指导其抬高患侧肢体、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及大量饮水、嘱咐其坚持低嘌呤饮食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对因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痛风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痛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以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告知患者自我护理管理在控制其病情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导其掌握各种自我护理管理的技能,以提高其自护能力。同时,纠正其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高嘌呤饮食是诱发痛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坚持低嘌呤饮食,并根据其病情的变化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将患者每日饮食的总嘌呤含量控制在75 mg以下。(2)禁止患者食用动物内脏、虾、海鱼等高嘌呤食物。(3)指导患者多食用菠菜、豆类、花生米、麦片等低嘌呤食物。(4)鼓励患者多食用白菜、萝卜、黄瓜及各种新鲜的水果[3]。3)对于过度肥胖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指导其在晨间进行慢跑、爬山、慢走及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每周运动5次以上。告知患者注意控制运动的强度,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其病情急性发作。尽量将患者的体重控制在超过理想体重10%~15%之间。嘱咐患者减肥的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止其因脂肪分解过快、血酮体水平升高、尿酸排泄障碍及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发生病情急性发作[4]。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除了让患者坚持低嘌呤饮食之外,还应嘱咐其多进食低脂、低糖的食物,并控制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其体重。4)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嘱咐其不得随意增减用药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服药时间表,指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服药。耐心地向患者讲解严格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对药物治疗的认识程度及用药的依从性[5]。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含8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的总分均为100分。患者的各项SF-36评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2)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疼痛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价。患者的VAS评分越高,说明其疼痛的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本文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的比较(分,± s )

表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的比较(分,± s )

组别 例数 精神健康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情感职能 精力 一般健康情况研究组 39 78.4±5.6 62.6±2.6 69.4±2.5 67.5±6.2 72.3±4.6 68.3±5.4 67.6±5.2 65.5±3.9参照组 39 66.9±3.8 54.3±2.5 60.4±3.6 51.8±5.8 65.8±5.6 54.6±4.5 52.6±3.8 53.4±3.6 t值 10.475 14.185 12.658 11.399 5.528 12.014 14.356 14.05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2.45±1.25)分,参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3.96±1.3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P<0.05)。

3 讨论

痛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嘌呤代谢异常、尿酸排泄障碍、尿酸钠不断在关节内结晶或在关节周围沉积引起的。痛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等,随着其病情的进展,可发生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痛风结石及肾脏病变,从而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痛风尚无特效的疗法,主要采用药物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容易导致其病情反复发作。有研究指出,在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分析其发病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缓解其疼痛的症状。刘霞[5]的研究证实,对痛风患者进行对因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缓解其疼痛的症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痛风患者进行对因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疼痛的症状。

猜你喜欢
嘌呤痛风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啤酒酵母对嘌呤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