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2018-07-23 11:02石小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性肺炎间隔呼吸机

石小龙

(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2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1]。有研究表明,对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其VAP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所在的团队对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51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102例患者。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30例,女21例,其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0.12±5.07)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29例,心力衰竭患者有22例。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7例,女24例,其年龄为54~68岁,平均年龄为(59.17±4.35)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26例,心力衰竭患者有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证[2]。2)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1)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2)有休克、痰多及痰液黏稠等临床症状。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此期间,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2)每天定时为其吸痰,同时对其进行口腔护理。3)护理人员通过表情交流、语言交流、手势交流、书写交流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经常与其握手,增加其安全感,消除其紧张的情绪。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⑴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将床头抬高30°~40°,以减少其胃内容物反流。⑵将湿化瓶内蒸馏水的容量保持在250 ml左右,将水温保持在32~37℃之间,集水瓶内冷凝水的容量不应超过集水瓶的1/2。⑶每周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2)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⑴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患者每天暂停使用镇静药且脱离呼吸机1 h,并及时评估其拔管指征,以缩短其接受通气治疗的时间。⑵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洗必泰溶液冲洗患者的口腔,冲洗前检测导管气囊的充气情况,防止液体流入其下呼吸道。5次/d。⑶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若患者有痰鸣音,且呼吸机显示其气道内的压力升高,应立即为其吸痰。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 s。⑷对患者进行湿化护理。护理人员向密闭式吸痰管上的输液器中滴入2~5 ml浓度为0.45%的灭菌氯化钠溶液,湿化和净化患者的气道,预防感染。2)对患者进行拔管前的特殊护理。⑴每隔30 min,监测患者双侧肺的呼吸音,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⑵在患者停止使用呼吸机前半小时,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其各项血气指标。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当其意识清楚、呼吸通畅,且其在吸痰过程中存在呛咳、吐管等反应时,可为其拔管。3)对患者进行拔管后的护理。⑴对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并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⑵为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症状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为发生肺动脉高压、支气管痉挛或有痰多症状的患者静脉注射二羟丙茶碱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吸痰间隔的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吸痰间隔的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其吸痰间隔的时间长于参照组患者,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吸痰间隔的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吸痰间隔的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的时间(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n(%)]治疗组 51 8.59±4.12 4.33±2.26 14(27.45)参照组 51 12.11±6.17 2.17±1.96 25(49.02)t值 3.388 5.156 4.151 P值 <0.01 <0.01 <0.05吸痰间隔的时间(h)

3 讨论

机械通气治疗是指使用呼吸机维持患者气道的通畅,增强和改善其呼吸功能的一种疗法。该疗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肌的疲劳度、增加其肺泡的通气量,促使其肺泡中的氧气向其血液中弥散[3-4]。有研究表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高,并可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5-7]。综合护理是一种高效、科学的主动性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通过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集束化护理、拔管前的特殊护理、拔管后的护理,可减少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其吸痰间隔的时间长于参照组患者,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这说明,对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其通气状况,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性肺炎间隔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间隔问题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间隔之谜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