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07-23 11:02马伟珍申世璐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前壁心绞痛心肌梗死

刘 静,马伟珍,申世璐,王 谦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相关的文献指出,对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预后[2]。为了进一步分析对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笔者对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其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49.3±2.6)岁;其中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4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6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例。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其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48.3±2.5)岁;其中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合其实际情况向其讲解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2)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包括告知其服药方法、用药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3)在患者出院前,耐心地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在进行常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进行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情志因素可能会对其病情造成的影响,使其注意控制情绪的波动,以防止其受情绪的影响而发生病情恶化。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密切监测其情绪的波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2)进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为其制定饮食方案。例如,对于存在风痰上扰、肝阳上亢症状的患者,告知其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指导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例如甲鱼、橘子、鸡蛋、山药等)。3)进行运动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指导其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促进其身体机能的恢复。4)进行中医按摩护理。定时对患者进行按摩,包括使用拇指的指腹掐压其内关穴、神门穴、心俞穴、厥阴俞穴等。掐压上述穴位时,应遵循由轻至重的原则(按摩的力度以患者的穴位感到酸麻胀痛为宜)。5)进行中医针刺护理。对患者的膻中穴、内关穴、神门穴、通里穴进行针刺(不留针)。然后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对其耳穴(包括内分泌、交感、神门肾、皮质下、小肠等耳穴)进行针刺,在得气后留针1 h,每10 min捻转毫针1次。在对患者进行针刺的过程中,若发现其出现严重的胸闷气短、唇紫、肢冷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和活动受限的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64.98±9.56)分、(63.04±4.88)分、(66.88±5.23)分、(70.45±5.08)分,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64.76±9.57)分、(63.10±4.87) 分、(66.90±4.38) 分、(71.29±4.86) 分 ;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活动受限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87.32±8.28)分、(85.12±3.34)分、(51.92±4.02)分、(45.55±3.80)分,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73.13±7.22)分、(77.42±3.15)分、(57.81±3.10)分、(55.01±2.33)分;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心绞痛的评分、活动受限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和活动受限的评分(分,± s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心绞痛的评分和活动受限的评分(分,± s )

组别 时间 Barthel评分 SF-36评分 心绞痛的评分 活动受限的评分观察组(n=100) 护理前护理后70.45±5.08 45.55±3.80对照组(n=100) 护理前护理后64.98±9.56 87.32±8.28 63.04±4.88 85.12±3.34 66.88±5.23 51.92±4.02 71.29±4.86 55.01±2.33 P值 <0.05 <0.05 <0.05 <0.05 64.76±9.57 73.13±7.22 63.10±4.87 77.42±3.15 66.90±4.38 57.81±3.10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此病主要是由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从而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有学者指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患者劳累过度、气血虚亏有关。为了分析对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笔者对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心绞痛的评分、活动受限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与赵丽娜[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其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前壁心绞痛心肌梗死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