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影对展示设计的影响

2018-07-23 09:05叶文秀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展示设计投影

摘 要:信息技术下的投影方式具有信息传递效率高、灵活性强、效果震撼等特点,将其运用到展示设计中,既丰富了展览手段,又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效果体验,但其因内容和形式脱节、与空间设计不相融等问题,面临挑战。

关键词:展示设计;投影;科技与艺术

在中国,受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影响,高新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已朝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发展。其中,现代投影在展览中的应用,对展示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投影融合技术下弧幕、球幕影院等展项形式的发展,使得大型沉浸式空间体验更加震撼;与红外传感器、雷达传感器、激光感应器等技术设备结合的投影展项,使得展览更具互动性。对现代投影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促进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科技与艺术更好的融合以及展览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投影对展示设计的影响

1.1 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将投影运用到展示设计中,信息传递手段更加丰富,打破了传统的静态平面展示和实物展览,使信息呈现出动态、即时传递的特征,展览朝数字化、信息可视化的趋势发展。由于投影在展示设计运用中可进行人机交互,因此展览的信息内容更有层次感。比如,查询类的投影互动展项,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全息投影下对展品或场景的虚拟立体展示,并对其补充适当的文字图片,便于观众更全面地解读,这是信息传递内容的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使展览更具知识性。由于投影在同一场景下可迅速变换不同的展示内容,因此展览更有效率。

1.2 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1)对空间造型的影响。投影设备投射信息需要接收载体,即体现在空间造型中,因此,展览空间要整体规划和设计。由于投影需要相对偏暗的环境,所以布局上尽量不靠近窗户等采光较多的位置,或者设置为独立且较为封闭的空间。球幕、BOX影院、时光隧道等较大体量的空间演绎展项,在与其他展项的过渡衔接上,应多增加氛围感的元素在外部空间造型中,避免生硬转折,可赋予这些单独的空间主题造型,加强空间的整体性。比如,展览馆里的360°环幕影院,是封闭式的体验空间,在设计外部造型的时候可以赋予其太空舱造型或者海洋透明水幕外表,当观众沉浸体验时,内外部空间有过渡联系;又如,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用光点隧道作为过渡,把明亮空间和较暗空间连接起来。

如果艺术装置演绎类的投影展览体量较大,延展到空间上演绎,应结合整体布局和空间造型进行大胆创新的设计。比如,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日本馆的“和谐”作品,就是投影在大型空间装置里的演绎。设计师用高低不一的类似荷花状的圆形装置作为投影屏幕组成空间整体造型,当观众漫步在这空旷的空间中,互动投影随即呈现不同画面,犹如漫步在自然的稻田中,极有科技感和趣味性。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投影展项时,可将装置与空间融为一体,共同演绎。

(2)对空间节奏的影响。大型投影展项对展馆的节奏和流线设计有重要影响。这类展项的投影环境相对偏暗,占用了大量面积,多媒体、技术和内容制作上的投入也较大,常是展馆里的核心展项。因此,在展项布置的节奏上,核心展项周围应避免设置其他重点展项,相反,应该分布一些与主题相关,体量、投入和观众花费时间较少的小展项,这样参观者的情绪才有节奏变化。由核心展项的高涨情绪到小型周边展项的缓和过渡,产生更丰富的参观体验,也更有利于重点信息的传达。展览手法的布置也需要有间隔节奏,大型投影展项的周围应尽量避免再使用投影作为信息传达手段,或者在前一个投影展项的基础上对形式或者投影接收介质进行创新,否则会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对展览失去参观兴趣。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大型不规则的长轴投影,展览信息非常多,会花费观众较多的参观时间,所以整个主题空间几乎没有其他展项,临近的展项相对来说也只是陪衬和铺垫。

(3)对色调及材质的影响。不同材质的接收载体对投影的清晰度有不同的影响。色调偏亮、刷有投影漆的墙面是比较不错的屏幕材质,而纱帘、水雾、水幕、玻璃等对投影机、光线环境的要求更高,但同样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体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所以,设有投影展项的区域整体色调偏亮,灯光环境较暗,材质比较单一。如果整体空间色彩浓郁,装饰较多,环境和材质比较复杂的话,投影则适合作简单点缀,发挥其活跃空间氛围的作用。

(4)主题环境的渲染营造。将投影运用到展览空间中,为了烘托主题氛围,需要对主题场景进行布置。例如,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在展示城市地下动脉这一主题时,运用了场景还原渲染氛围,直观地展示了城市地下动脉的真实场景,带领观众快速进入这一主题中。然后采用电容墙互动投影,动态地展示了城市地下动脉的運作场景,观众通过互动参与其中,寓“展”于乐;另一个展项用互动投影展示广州市码头文化时,在场景环境的营造上采用光纤束组成了河流,与传统的真实环境营造不同的是,这种装置型的场景更现代,与科技感投影结合起来更加协调。

(5)声光电的协调配合。为了使观众有更震撼的视觉体验,通常会配合声、光、电等元素共同演绎,其中规划馆中大型数字沙盘使用最多。利用边缘融合技术,将多台投影机融合成一个大的画面投射在沙盘上,并与沙盘模型对齐,形成特有的视觉效果。如果没有实体沙盘,就由投影中的三维立体画面组成虚拟沙盘。配合屏幕视频讲解,沙盘对应位置与屏幕内容同步展示,更直观、形象。由单独的控制系统控制,所有的声、光、电元素按照预先编制的运行程序自动运行,从开启电源到并闭电源,都不需要人为控制。

1.3 对参观体验的影响

将投影运用到展览中,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多样性的互动体验,将知识传达寓于人机互动中,富有趣味性,可调动观众的参观积极性,实现与观众的“互动革命”。融入感强的沉浸式体验给观众带来更震撼、立体的视觉盛宴,加深了观众对展览的印象。但因其形式多样、互动性强,要求观众转变被动吸收、只观看不动手互动的参观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展览中来,共同完成展览内容,使展览效果更佳。因其创新变化速度快,对观众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观众更新互动操作方式,参与互动体验之前认真了解游戏规则,这对观众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科技有一定的帮助和锻炼。

1.4 对成本造价的影响

投影的运用需要高昂的设备费用。投影融合技术及互动程序难度较大,花费的人力成本高,加上为了震撼的影像效果,制作费用高,所以从短期来看,造价成本不低。但因其可便捷地更换和运用在不同的场景之中,或者同一场景更换不同的展览内容,因此,比固定、不可更换的展览性价比更高。加上可创新性强、对观众吸引力大等优势,现代投影在展示設计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受大众喜欢。

2 现代投影在当前展示设计应用中的限制与不足

2.1 光线要求高、技术结合难度大

由于投影对光线的要求特殊,限制了投影在展示设计应用中的范围和时间。虽然现代的激光投影对光线的要求没有那么严苛,但在高亮度的场景中的运用效果依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将投影完美地运用在展示设计中,要么营造光源可控的室内环境,要么在夜晚时段或环境较暗的地方使用。投影在展览中的运用是多方面技术的融合,且技术结合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前期沟通、程序设计和技术配合不到位,就会出现反应不灵敏或者程序错误等情况,给参观者带来糟糕的展览体验。

2.2 内容与形式不一致、与空间整体不相融、成本浪费

当前,很多商家或者展会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将室外大型建筑外立面作为投影幕布。并在其上投射画面,追求体量上的震撼。或一味追求绚丽、新颖的画面感,脱离了原本投影在展示设计应用中承载和传递信息的目的,导致内容华而不实、空洞无味,使观众享受视觉之余并无更多收获,产生审美疲劳。并且,为了追求形式感,内容常常和形式背离,让观众不明所以然。

在大多数展览中,投影在空间中的运用显得非常生硬。要么没有考虑投影对光线的要求,投影画面显得苍白无力,降低了展览的质量;要么没有结合投影的运用与空间设计,给观众情绪的代入感不足,设备感太强,丧失了展览的艺术性。

盲目的形式和效果追求会带来高昂的成本浪费,导致其他展项虎头蛇尾或材质和后期管理费用压缩等情况,不利于展览的整体运作。因此,要根据实际项目量力而为,统筹策划和协调设计。

3 现代投影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的发展方向与相关建议

综上来看,现代投影对展示设计的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展示设计的应用中,其仍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也将朝着现代科技与展览艺术更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但面对目前在应用中的限制和不足,如果要将投影更好地应用在展示设计中,需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与统一,应以展览主题为导向进行形式创新,以传达内容信息为本质要务,不能没有内涵地滥用。在设计时遵从整体设计的原则,考虑与整体空间形态的结合,同时把握展览节奏,从布局和内容策划角度统筹展项创新设计。同时,要避免技术的盲目堆积,以艺术效果为前提的技术运用可保持投影在展示设计应用中的生命力,促进展示设计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和创新,激发展览的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伟,王瑜.在应用中建构:对展示空间中数字媒介的认识[J].创意与设计,2017(05):64-70.

[2] 李伟,何永军.融合的幕布:展示中投影的创新应用[J].装饰,2016(01):108-109.

[3] 夏溢涵,王芳君,张乘风.全息投影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0):16-17.

作者简介:叶文秀(1993—),女,广东人,2016年获湖北美术学院学士学位,展示设计专业,2018年至今攻读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展示设计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展示设计投影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