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嘴三江桥变截面箱梁挂篮设计与施工技术

2018-07-24 07:53李海方李清华
中国港湾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挂篮拉索桁架

李海方,李清华

1 工程概况

庙嘴三江桥采用主跨210 m中央索面高低塔斜拉桥,高塔侧GM1~GM19、 低塔侧DM1~DM7节段采用牵索挂篮施工[1-2]。标准节段箱梁截面为单箱5室结构,顶宽33.5 m,底宽15 m,梁高3.5 m,翼缘板悬臂长度4 m,斜拉索间距1.2 m,其中DM1~DM4变截面节段,截面由单箱6室结构渐变成单箱5室结构,最大顶宽35.723 m。箱梁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2 挂篮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2.1 箱梁结构特点

主桥箱梁为典型的大悬臂多箱室结构,标准节段长度7 m,最大节段8.4 m,最大节段重量为5 600 kN。低塔侧DM1~DM4变截面节段是挂篮设计与施工的难点与重点,其箱梁本身为非对称结构,全桥箱梁结构特点如下:

1) 节段长度类型多,分为7 m、7.9 m、8.4 m、2 m 4种。

2)DM1~DM4远侧塔桥面单侧宽度渐变。

图1 变截面段箱梁结构示意图(mm)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variable segment section box girder(mm)

3)内腔结构复杂,从单箱6室结构渐变为单箱5室结构。

2.2 挂篮设计要求

从安全和经济角度考虑,挂篮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

1)挂篮设计应满足通用性要求,即挂篮结构要满足标准节段和变截面节段浇筑施工需要。

2)浇筑工况下,挂篮应能解决变截面节段斜拉索对挂篮头部支撑不对称的问题,保证结构安全。

3)挂篮结构重心不对称,行走应平稳、可靠。

4)尽量减轻结构自重,满足桥梁设计单位对挂篮本身重量的要求。

2.3 挂篮设计与施工技术路线分析

挂篮设计总体思路为优先考虑满足标准节段施工,在标准节段挂篮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结构改造来适应变截面节段施工[3-4]。由于DM1~DM4节段箱梁自身结构不对称,施工该节段时,需将承载平台桁架放平,在承载平台桁架和主纵梁件增加连接接头,形成变截面侧混凝土承重结构,同时在桥顶面上增加1个三角桁架,通过吊杆与承载平台桁架连接,解决了斜拉索对挂篮头部支撑不对称的问题,保证挂篮在横桥向的稳定性和刚度,降低了变截面节段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本挂篮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总体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挂篮结构图(mm)Fig.2 Structure of form traveller(mm)

2.4 挂篮结构特点

挂篮由承载平台、行走系统、定位系统、牵索系统、锚固系统和模板系统组成[5]。

承载平台由主纵梁、横联、挑梁、桁架组成,其中主纵梁、横联为Q345B板材焊接箱梁,挑梁和桁架采用角钢∠120 mm×80 mm×10 mm焊接而成的箱形结构。考虑到现场起重能力的限制,结构单件最大重量不超过180 kN。为方便运输车现场安装,各构件间采用销轴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M24连接,分段法兰连接面须做喷丸处理,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5[6]。

承载平台桁架沿纵桥向的7片桁架间采用螺栓和节点板连接,可有效减小现场焊接工作量。如图3所示。

行走系统在桥面三角桁架头部设置2台YC50-150液压千斤顶,在主纵梁尾部设置2台行走小车。挂篮行走时前、后端共4个吊点。标准节段挂篮行走时,单个行走小车承受最大载荷为717 kN;变截面节段挂篮行走时,由于挂篮本身结构的不对称,两侧小车受力悬殊。尾部行走小车承受最大载荷分别为975 kN、532 kN,因此行走小车设计载荷为975 kN。

图3 结构连接形式(mm)Fig.3 Connecting format of the structure(mm)

为保证挂篮行走平稳可靠,本项目将行走小车设计成嵌入式结构,将4个额定承载为300 kN的滚珠式行走滚放在车架内,且在车架与行走滚轮间设置40 mm高强度橡胶板,能有效过滤挂篮行走时的振动,提高行走安全性。行走小车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行走小车结构图(mm)Fig.4 Structure of launch trolley(mm)

3 施工索力分析

斜拉索索力的调整是前支点牵索挂篮施工的基础,也是施工中难度最大的关键节点。斜拉索在挂篮施工中通过牵索机构与挂篮连接,并施加一定的张拉力,在挂篮头部形成前支点,承受箱梁混凝土载荷。挂篮施工索力大小的确定需要施工监控单位、桥梁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挂篮设计单位共同商讨确定。如果张拉索力太大,则对挂篮结构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造成挂篮自重偏大,施工风险也大大提高;相反若张拉索力偏小,挂篮浇筑过程中需多次调整斜拉索,桥梁线形难以保证。

根据牵索挂篮施工工艺,每个节段浇筑施工时,要进行2次斜拉索的张拉。第1次为斜拉索初张拉,在挂篮立模调整到位后,挂篮空载条件下进行,张拉力大小一般取设计索力的30%左右。第2次斜拉索张拉(通常称为二张),在混凝土浇筑完50%时进行,张拉力大小一般取设计索力的70%左右。由于DM1~DM4变截面梁节段本身结构不对称,在变宽侧桥面上增加1个三角桁架,并对吊杆进行预张紧,在保证桥梁线形的同时,斜拉索索力的张拉值比常规牵索挂篮的张拉值减小10%左右[7]。

4 结语

本技术方案首次成功解决了中央索面变截面箱梁挂篮施工的难题,与传统支架法施工相比,在施工成本、周期、质量、安全上有明显优势,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猜你喜欢
挂篮拉索桁架
考虑亮化灯具的斜拉索风致振动控制研究*
斜拉索磁致负刚度阻尼器与黏滞阻尼器减振对比研究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关于钢结构桁架安装施工工艺的研究
摆臂式复合桁架机器人的开发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
基于MIDAS的连续梁三主桁挂篮设计及仿真模拟分析
Loader轴在双机桁架机械手上的应用
悬臂箱梁挂篮预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