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阈下的日语自他动词的区别使用

2018-07-24 10:27张秀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5期
关键词:语用学

张秀梅

摘要: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日语中成对自他动词的区别使用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可归结为三点:(1)要凸显“行为”或“行为主体”时,多使用他动词,要突出“行为的结果或变化”时,多使用自动词;(2)用自动词表示“可能”感觉较客观,他动词可能态则感觉较为主观;(3)自动词所表示的“被动”倾向客观描述,而他动词被动态则有“连带感”和“受害”的感觉。可见,语用的背后蕴含着一国语言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了解一国文化对于掌握该国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成对自他动词;语用学;可能态;被动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198-02

日语中大量存在着自他属性相互对应的动词,它们具有相同的词根,意义相互关联,这样的动词被称为成对自他动词。但在实际使用中,二者的区别远不止带不带宾语这么简单,而是承载着不同的语用功能,蕴含着复杂的文化心理。

在发生负面情况或事情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日本人一般会较多地使用他动词,(1)如:对不起,我好像把你借我的相机搞坏了。相反,为别人做了有益的事或给别人提供帮助时,则经常用自动词,(2)如:大家来休息一下吧,茶泡好了!之所以会有这种使用上的区别,是与自动词和他动词所具有的不同语用功能密切相关的。

一、自动词和他动词在功能上的区别

使用自动词的句子和使用他动词的句子,其着眼点是不同的。

1.“啊!地上掉①了个钱包!是谁掉②的呢?”。①用了自动词,关注的只是“地上有个钱包”这一事实状态,并不涉及“行为主体”及其“行为(使钱包掉在地上)”的描述;②则用了他动词,关注的是“行为主体(谁)”和“行为对象(钱包)”两个方面。可见,自动词反映的是行为引起的“结果或变化”,他动词反映的则是“(行为主体的)行为”。换言之,想要表现“行为”或“行为主体”时,应使用他动词;反之,要突出“行为的结果或变化”时,则使用自动词。若使用不当,便无法正确传达说话人的本意。如:

2.下个月国际会议的准备,在进行①吗?①处若使用他动词,则着眼点在于行为主体的“行为”,即该行为主体是否在认真进行会议的准备工作;若使用自动词,则着眼点在于行为主体行为的“结果”,即“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而并不涉及行为主体的行为状况。所以,用自动词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较为客观的态度,较少感情色彩;用他动词则暗含对行为主体行为的评价,在某些情况下可理解为对该行为主体的不满、责备等主观情绪的表达。

二、从语用学的角度加以区分

如上所述,(1)使用他动词,强调的是行为主体的行为,即“(我)搞坏了相机”这一行为。事实上,很可能相机损坏与说话人并无必然关系,或者说话人无意间损坏了相机,但说话人通过使用他动词,将责任归结到自身,表达出自己未能避免相机损坏的遗憾、后悔之情,以诚恳的态度来试图缓和对方因相机损坏而可能产生的不快,达到表达诚意、维持友好关系的目的。同样是物品损坏,若使用自动词,则会给人一种逃避责任、缺乏诚意的感觉。如:

子:妈妈,这个玩具坏掉①了。从楼梯上掉下去了。母:不是掉的,是你扔的吧!

小孩弄坏玩具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想被大人责备,所以他对妈妈述说这一事件时用了自动词①,只强调“玩具坏了”这一“结果”,而并不提及导致这一结果的“行为”,想要逃避责任。

总之,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于负面情况的发生多用他动词表达,以表达自身对此感到的责任以及后悔、遗憾、内疚之意。这有助于维持日本人所重视的“和”的关系。

相反,像例(2)那样,虽然茶是说话人沏的,但并不说“我沏好茶了”,而是用了自动词,使听话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茶沏好了”这一单纯的“结果”上,而回避了自己“为对方服务”这一“行为”。这也是典型的日本式表达方式,可以避免给对方造成强加于人或居功自傲的感觉,这样对方在享受服务时也会轻松愉快一点,不致因“受了恩惠”这一感觉而造成心理压力。反之,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他动词并突出行为主体,可起到强调行为主体及其行为给對方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以达到特定目的的作用。如:

夫:咖啡泡好①了!妻:好的。我马上来!(十分钟后)

夫:喂,咖啡我泡好②了!妻:对不起,我马上就去!(二十分钟后)

夫:我泡的③咖啡你还不乐意喝是吧!?

在这段对话中,丈夫的用词从自动词①切换到他动词②,又进一步切换到强调了行为主体的③这种形式,很好地表现出他对妻子迟迟不来的不满、不耐烦的情绪,同时对听话人也形成了程度更强的压力,起到了催促的效果。

三、从“可能”用法看自他动词的语用差异

汉语中习惯用“能、能够”等能愿动词来表示可能之意,日语中则用动词可能态来表示行为主体有实现某种动作或状态的可能性或能力。但另一方面,日语中的许多自动词本身即具有“可能”之意,在很多情况下,日本人更倾向于使用自动词而非他动词的可能态来表达“可能”之意。但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由于母语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于未能正确把握自他动词在语用上的差异,很多该用自动词的场合也习惯用他动词可能态,以致表意错误、沟通不畅。例如:这种草没有水也能生长。

这个句子表述的是客观事实或属性,不涉及行为主体的行为。如果换成相应的他动词可能态,则不表示“这种草”自身的属性——“没有水也能生长”,而是一种对行为主体行为能力的判断“能种活”。再如:车厢太小,装不下了。

这个句子用自动词,强调的是“结果”,表现出一种“想装也装不下了”的无奈,使人感觉该结果是客观情况所决定。若用他动词可能态,则突出的是“装”这一“行为”,“不能再装了”,使人感觉是说话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所以即使叙述同一事实,用自动词或用他动词可能态,实际产生的语用效果大不相同。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会更多地使用自动词来表示责任不在自身。

但并非所有的成对自他动词都存在上述的对应。笔者认为,这种对应只有当自动词的主语为「無生物」时才存在。如果主語是「有生物」,自动词表示「有生物」的意志性行为或动作,而非结果或变化时,这种对应便不再存在。例如:

A:这次的演讲,我也很想听一下……

B:请进请进,留学生都可以进去的。

此句中的“进去”和“(冰箱满了)啤酒放不进去”的“进去”显然有所不同,后者表现的是结果,即“啤酒”在某行为主体的意志性行为作用后的结果;而前者则是行为,是某行为主体的意志性行为,所以,这种自动词句的自动词并不表示“可能”,而需用其可能态来表示“可能”。

四、从被动用法看自他动词的语用差异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自动词意义被动句,即形式上并不出现被动助动词,但在意义上却表示被动的句子。使用自动词意义被动或他动词被动,在语用上有所不同。前者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叙述形式,后者则具有明显的受害意识和动态感觉。例如:小偷被警察抓住了;院子里的松树被风刮倒了。这两个句子,若使用自动词,给人的感觉是以旁观者的口吻对状态或结果进行叙述,较为客观;若使用他动词被动态,则着眼于对该行为或动作的描述,有明显的“受到损害”的语感,反映出说话者的立场,带有主观色彩。

野村刚史(1982)指出:在阐述结果状况时,是使用自动词句还是使用他动词的被动句,日语有一定的倾向,即主语为「無生物」时,多用自动词句;主语为「有生物」时,多用他动词被动句。这是因为“‘有对自动词意义被动句多用于客观叙述,……着重说明变化的结果。……施事名词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说明造成变化结果的原因、方式或状态。……(而他动词被动句)在表达事物变化结果的同时,还强调动作行为的施动感和意志性,并带有受事一方的受害意识,是一种话者‘主观意识色彩很浓的表达方式”。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日语中成对自他动词的区别使用做了一个梳理,结果可见,语用的背后蕴含着一国语言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透过语言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同时,了解一国文化对于掌握该国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耀.标准日语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晓帆.日语中的自动词意义被动句[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6).

[3]森田良行.日本語の発想[M].冬樹社,1984.

猜你喜欢
语用学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浅谈语用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跨文化交流中的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