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探索

2018-07-24 05:56陈志鹏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传感器高中物理物理

陈志鹏

摘 要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难点学科。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关注知识的系统化梳理为着力点,以侧重实践性为突破点,努力体现出创新性、人文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就我个人观点来谈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049-0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普遍存在畏惧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千方百计寻找方法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他们的思想负担,提升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

一、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自主实践

物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因此一定要全面地、系统地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摒弃落后、陈旧的地方,改革“机械重复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探索,进而完善物理教学模式。具体而言,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更应该详细讲解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且针对这些重难点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以及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整体布局教学内容的时空顺序,逻辑关系以及难易程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清晰的学习路线,把传统的“机械重复式”教学模式变成“引导反思”的创新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

二、提倡自主探究、相互合作教学模式,加强学习活动体验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一些合作探究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体验物理知识,进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相互讨论之后难免会有一些疑问,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比如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教学中,在探究前,我先展示了生活中撞车、打网球、打桌球、钉钉子等各种各样的碰撞图片,同时现场演示了两个质量相同的铁质摆球碰撞后速度互换现象,及重球碰轻球、轻球碰重球不同现象.通过创设一系列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碰撞前后会不会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呢?让学生既有直觉上的亲切感,又有疑、有惑,想说、要说、有话说。每个学生依据自己观察和经验,对涉及质量和碰撞前后速度可能建立的守恒式进行了猜想、展示和交流。这时候,教师要注意避免各小组权威霸占话语权的现象,营造全班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实验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有的学生决定用打点计时器拖在小车后面来测量碰撞前后小车速度,有的用光电门测速度,有的利用摆球摆动高度推测摆球速度……这时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每个学生探究愿望,提供他所需要的实验器材,给他创造将探究成果在全班分享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其他同学对其实验方案及探究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不同的思维碰撞,学生一定会更加懂得如何通过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分享,逐步完善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从而获得成功。

三、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学习、讨论与反思,探索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启发思维——合作交流、深化理解——巩固拓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有益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證推广,以求进一步完善充实。比如在讲《传感器的应用》这一节之前,我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拍小视频的方式寻找你们在生活中发现的传感器,并尝试通过网络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拿到课上来分享。传感器现在已经遍布家庭、社区、街道。学生记录有楼道声控灯、卫生间干手机、银行自动门、夜晚光控路灯、超市电子秤、厕所里感应冲水装置、小米计步器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更容易理解传感器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在此基础上学习传感器的应用,学生更有求知的愿望。在学完传感器之后,我又布置各学习小组与学校后勤部门一起设计和改造学校楼道灯,保证晚间有人过来灯亮,无人时灯灭,节约学校用电。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了电路设计,很好地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正是有了对真实问题的思考和追问,学习才能真实发生。高中物理教学要减少死记硬背、猜题押题,多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树立用知识改造真实世界的责任和使命,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积极转型。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核心要由枯燥的被动灌输转变为愉快的主动发现。课堂不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更是师生交往的舞台;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场所,更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仅是传授的场所,更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有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激励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教育、注重关心和爱护学生、注重树立学生自信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鞠晓丽.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探析[J].才智,2016(19).

猜你喜欢
传感器高中物理物理
留言板
DEP推出量产内燃机传感器可提升效率减少排放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跟踪导练(三)2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用传感器重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