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

2018-07-24 05:56郑凌云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改革课堂教学

郑凌云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了较大变革,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重心在于在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满足,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本文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和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054-01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作用下,对教育实施创新和改革已经成了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表现出比较鲜明的个性,初中化学教师在实施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化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初中是学生接受系统性化学教育的起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对初中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了初中教育发展的先行者。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现状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化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渠道。但是,从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落后,课堂仍然保持严肃的氛围,无法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大多数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很多初中生在课堂中所表现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学生不喜欢化学本身这门课程,而是没有对化学课程形成学习兴趣。在新课改政策的指导下,逐渐凸显出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生动和带有趣味性的事物和活动,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当中,利用一些生活小实验的现象,向课堂中导入化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习兴趣的目标。

(二)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是初中化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教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传统的由教师一味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主体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教学改革提供推动力。

(三)关注学生,改革内容。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以关注学生为前提。考虑到当前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复杂且枯燥,为了能够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需求,教师理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以保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改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尤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也要重视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入门,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精讲多练,突破难点。初中化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化学难点的突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意味着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对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教师务必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要最大限度地把知识讲精、讲透,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多加练习,如此必然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明确教学内容的难点所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来突破难点,进而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五)丰富手段,提高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手段的选择对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可见提高教学效率离不开对教学手段的丰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化学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讲授法,这一方式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理应重视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动手实验,教师都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以借助实验有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探究兴趣,进而提高其实验能力,促进整体课堂效率的提升。

(六)丰富教学形式,打造高效课堂。初中化学的教学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与“物质的变化及性质”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应当合理采用“观察法”进行教学,即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感受物质形态的变化。同时,教师要合理使用“实验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探究物质变化所需的物理、化学条件,并在犯错过程中加深自己对具体知识点的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七)合理设置问题,激發学生探究欲望。设置具体的问题是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接受、理解、运用并能破解课堂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结语

总之,提升化学课堂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这仍需要教师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所以,作为当代教师,更应该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殷艳华.浅析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改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