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2018-07-24 05:56祝秀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实效阅读问题

祝秀

摘 要 教和学是两个互相影响的方面,单纯的只顾一方,是不科学的,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学,学生也替代不了教师的教,那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很极端的。

关键词 阅读;问题;实效

中图分类号:G252.17,A,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071-01

在平时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学生们最头疼的是阅读教学,这似乎是一个怪圈。平时教师通过课文零零散散地将阅读的知识或方法渗透给学生,学生们似乎也能理解,但到了期中考试或期末测试,整张试卷中丢分最多的就是阅读题了,弄得学生感觉平时课上的阅读教学似乎在做无用功,而一到了考试看见阅读题就抓瞎,平时讲的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无法真实地攥在手里,而平时教师又确实下了功夫,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如何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做到高效,做到有的放矢,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师面对的难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和学是两个互相影响的方面,单纯的只顾一方,是不科学的,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学,学生也替代不了教师的教,那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很极端的,如果这样,还要学生干嘛?学生作为学的一方已经被省去,有老师一个人努力就够了,可见这是极不科学且极其伤害教师的言论。只有双方的努力都有效,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见到成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这样一个学生,读了很多名著,课外阅读量很大,什么《茶花女》《老人与海》《飘》等,都读过了,而且读的都是中外名著,上课也听,但一遇到考试,语文阅读题就大量跑分,120分的语文试卷,竟然只得70多分,我觉得这是个很让人费解的事情。而这个学生很有典型性,我就开始仔细观察这个学生,认真和他沟通,了解他学习的细节,旨在发现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折射出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好做到有的放矢,及時调整。

经过一点时间的调查,我发现,这个学生虽然爱读书,但读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地看情节,看故事,至于文中精彩的修辞很好的写作技巧,他根本没兴趣去欣赏,一遇见那些,他就跳过去了,结果名著也好,自己平时读的好文章也罢,他并没有当成课堂上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实践,这折射出课堂教学和学生阅读存在两张皮的问题。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和学生阅读以及学生阅读训练结合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目标明确,讲练结合。

二、及时调整,讲练结合

鉴于以上学生们存在的典型问题,我将阅读教学做了适当的调整,除了课堂上以课本继续贯彻阅读方法和技巧之外,我每讲完一部分,都要做一个阅读知识的小结,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做到明确,系统,和深刻理解,总结完,加上固定的阅读训练课,用相应的文章验证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从理论落实到能力,避免那些学生一遇到阅读题,不看所问的问题是什么,就瞎答一气。例如,在文章结构方面,有一种写作技巧是首尾呼应,我就多选几篇文章,让他们发现文章在结尾和开头存在的共性,并用术语去表达,这样从理论走到实践,不再眼高手低,学生们也逐渐有了成就感,不再觉得阅读题是那么虚无飘渺了。

除了讲练结合外,我还将阅读题提问的技巧,和洞察答题题眼的能力列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有的时候,学生是知道相应的知识点的,但却参不透试题问的是什么,找不到答题方向,无法确定答题的知识点,即便自己会,却拿不了分。因此,我将考试当中常出现的问题提法和如何锁定答题躯干并确定答题方向一并讲解,做到讲、读、审题、答题一条龙,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了,那个男生,终于摆脱了自己阅读的尴尬,确定了平时阅读的方法,知道了从哪些角度去读文章,并把我做的总结引导着做的训练都认真领会,语文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我将这位学生在课堂好好表扬了一番,目的是带动其他学生也多在课下阅读名著,以丰富自己的阅读阅历。

三、讲求方式,突出重点,提高实效

利用传统的串讲方法,由头至尾把知识点陈设在学生面前,必然引起学生大厌烦心理,课堂效果自然不会理想。教师必须立足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知识的有效传授。根据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当中,凸显学生的学习主动地位,才是一堂真正有效的语文课。那么用什么样的手段既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又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愉悦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对根据本班的班情,综合运用合适的手段,进行课堂结构的组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凸显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画龙点睛的指点。但是多媒体只是我们的一种手段,要巧用切不可滥用。比如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我就设计出有阶梯的问题,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实行小组管理制度,但是这时候并不进行分工,让每一个同学都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小组长和小组成员共同商讨、推荐出一份答卷在班里共同讨论。有了问题的讨论以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剧花木兰的相关片段。学生对于影视片段的播放十分感兴趣,在观看过程中,还小声交谈与课文相关的情节,这说明学生已经完全投入进去了。最后,我利用多媒体,作了最后总结,清晰而系统,且重点突出。

语文课堂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要在这片天地上播种收获,作为播撒者的教师要善于播种,心中要有收获的目标,更重要有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这一棵课的幼苗自由茁壮成长,收获理想的果实。

猜你喜欢
实效阅读问题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