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8-07-24 05:56刘汉平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途径小学语文

刘汉平

摘 要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时期,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同时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为顺应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法,以生活化教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生活化教学和具体的路径,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TH1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116-01

当下,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到小学教育阶段,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在教学形态和目标上自然受到改革的影响。语文教师为顺应素质教育改革,需要引进生活化教学模式,打造全新语文课堂形态,实现语文思维、能力强化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分析

以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贯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一味地灌输基础性的语文课程内容,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明显的局限。而生活化模式,则与传统灌输教学,存在明显不同,具体体现在教学观念、课堂形态和效率的差异。生活化教学主要彰显了素质教育思想理念,教师大多以生本思想为主导,构建生活化课程体系。同时,在课堂形态上,生活化教学所打造的课堂环境更加开放,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十足。此外,在课堂效率上,生活化教学模式更具有高效性,对于促进语文教学进度顺利推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语文教学改革,积极引进生活化模式,打造全新的语文课堂形态。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路径探究

(一)发掘生活素材,优化课程导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重要的工作任务[2]。因此,做好课程资源发掘和课程导入,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以生活化理念为导向,根据课程内容,搜集生活素材,并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之后,在生活化素材的支撑下,优化课程导入。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长城》时,可以发掘与长城有关的生活素材,例如长城的修建历史,以及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如孟姜女哭长城等。之后,教师需要搜集一些与长城有关的图片资料,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丰富素材的积累下,教师围绕《长城》进行趣味的课程导入,比如说,教师围绕“怎样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探索活动当中,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一定的思想认知,并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为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加深理解与记忆,需要对课堂环境进行优化。在生活化理念的支撑下,以多媒体为载体,构建直观的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引进到语文课堂上。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和质量。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桂林山水》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搜集与桂林山水有关的风景素材,比如说风景图片,或者直观性的视频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介绍桂林山水的现实风光,介绍一些景观特色。之后,引导学生直观的课堂情境下,对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层次的深入想象与思考,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提高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祖国的山水景象,加深情感认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布置生活化作业。作业是考察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点因素[3]。在生活化教学思想支撑下,教师需要对作业内容,以及作业形式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首先,教师需要结合作业设计目标,发掘生活素材,并将其整合到作业内容当中,从而保证生活作业设计更加合理。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生活情感需求,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学生作业选择空间,让学生在作业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文学素养的有效建设。

(四)组织实践活动,增强生活体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生活化理念,需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语文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的语文课程内容,布置生活调研活动。比如说,教师在进行《自然之道》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然环境建设与发展实践调研活动当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调研,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积极贯彻家校合作思想,组织亲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和思想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文学认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将相和》教学时,可以组织亲子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家长向学生渗透比较经典的古典名著,并鼓励学生积极鉴赏和分析名著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说知错就改的精神品格等。让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品德。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体验生活环境,从而夯实学生思维理解基础。

三、结论

综上,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需求,需要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生活化模式为主导,合理发掘课程资源,构建课堂情境,布置生活作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下,切实体会语文学科的魅力,产生语文学科深入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从而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彰显出高效率和高品质。

参考文献:

[1]袁治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49.

[2]吴炳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7,1(09):214.

[3]刘芳.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4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途径小学语文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