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8-07-24 05:56郄建文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郄建文

摘 要 小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该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知识,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130-01

小学生大都比较擅长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诸多比较抽象的知识,这就对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学会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的知识,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帮助教师将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使教学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一、有效问题情境的基本内涵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就是教师为了引入或者讲解某一个知识点,而站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角度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出各类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增强学生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而有效问题情境则指的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于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设计,使学生已有知識经验和外部问题之间形成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教学氛围。

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一)创造性原则。有效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模式尚未发展成熟,在创造力与想象力等方面也有待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应当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特征,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发现一些新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来说是大有好处的。

(二)挑战性原则。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表现出一定的挑战性特征,因为只有具备挑战性,才能激发起学生战胜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产生主动思考的冲动。但是教师必须把握好度,也就是说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不能太难,如果问题太难的话,就会导致学生望而生畏,直接放弃对问题的思考,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三)趣味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带动下,他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应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坚持趣味性原则,通过一些生动的、新奇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我国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其主动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便于其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相遇问题”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小红不小心拿错了小明的作业本,但是小明着急写作业需要用,那么小明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呢?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制订出本小组认为的最佳方案,之后再由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对“相遇问题”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举一反三,将相关数学知识应用于其他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从而不断增强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征,而且对游戏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借助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对“元、角、分的认识”这一章节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准备足球、玩具娃娃、文具盒、铅笔、圆珠笔等常见物品,并在这些物品上标明价格,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生活情境的模拟,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顾客、营业员来进行买卖交易,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对人民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其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不仅热爱游戏,同时也比较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因此,教师可利用故事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小明、小红、小芳、小兰四人凑钱买了一个蛋糕,小红认为大家应该平分蛋糕,一人1/4,但是小芳认为自己出的钱比其他三个人多,应该多分一些,并要求分1/5,聪明的小明笑了笑,然后将小芳要求的1/5的蛋糕分给了她,当大家都在开心地吃着蛋糕的时候,小芳却很纳闷:我的蛋糕怎么比大家的少呢?带着这一问题,学生分组展开激烈讨论,并在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由教师进行最终答案的揭晓,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怎样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同时也能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帮助其更好地记住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保问题情境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为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坚持创造性、趣味性、挑战性等基本原则,可借助故事、游戏等进行问题的创设,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确保问题情境作用的充分发挥。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忽略了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还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新课程(中),2019(03).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