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重小学数学思维建模的教学策略

2018-07-24 05:56苏庭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苏庭

摘 要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在学生阶段,数学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让学生对数学能有一个巩固的思维模型,从而进行研究,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特别是在小学这个为今后打基础的时期。本文会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建模。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建模;理解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142-01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不全都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慢慢培养、引导。六年的小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基本模型,这对提高今后在中学数学甚至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意义。毕竟数学这门学科既严谨又重要。没有兴趣做基础,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数学极有可能成为学生“跛脚”的一门学科。

一、建立数学思维模型的基础——兴趣

当前教育界教师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有,教师教学不自然,总是采用将知识强加于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过度的重视解题技能而不去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方式等等。因为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当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己所能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去参与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时候,教师用学生们更加能理解的东西去讲解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积极性

课前引入话题对学生来说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最佳时机,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提问说四边形的面积可不可以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面积可不可以是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呢?通过这种疑问的引入方式会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印象。会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对数学的神秘感,让学生用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学习。

好奇心会驱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使学生们对数学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这样对教师之后开展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学生太大的负担,并且教师理应让学生处于一个学习起来特别轻松的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开展,而且还会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更能理解数学这门学科所讲的知识点。

二、建立数学思维模型的指南针——实践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学生们最好的指导老师,从生活中去体会知识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通过实践去理解并加深数学的专业性知识不外乎是教师生涯中理应规划的蓝图,精心准备的教学方针。

譬如在一年级教材中《认识钟表》这一章节,因为小学生对时间的概念并不深刻,如果让学生去看着书上所讲的来理解,恐怕学生会更加难以接受。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一些比较通俗易懂、有趣的语言来讲解。像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扳动钟上的指针,来向大家展示,在这个时间段自己在干什么。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认識钟表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充分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当学生真正的体验过了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乐趣,数学的思维模型在学生脑海中才能根深蒂固的存在。这种通过实践而获得的新学习体验感对学生来说是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化的最佳方式。

三、建立数学思维模型的灯塔——教师

作为教师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认识到在课改后认识到的基本共识:要全面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辩证性的事情。它是一个有讲授,答疑,训练综合起来的系统。目前课改后,对教师的要求便逐渐上升,教师不应该只是教师,教师不仅仅只是对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负责,更应该眼界开阔地去多想想学生的未来。

在教学方式上,如何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思维模型在数学学科的学习理解中占据极大比例,因为思维模型意味着学生对整个数学的体系,对数学的真实理解程度。所以教师应着重反思一下自己目前的教学方式是否前沿,是否适合05后的这些学生。学生在小学阶段最是一个特殊的的时代,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更是一个强制性要求。这些教师要做到用当代学生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因为小学生的特质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只有半张脸的小猪,让学生来做一个“贴小猪”的游戏,学生蒙着眼睛将小猪的另一只眼睛贴上去。在学生们玩游戏的欢声笑语中,教师可以提出关于“对称”的这一概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专注力。

总之,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思维模型是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的。教师本身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在最后也会印证在学生身上。在思维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去尽最大能力激发学生的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实践加深印象。最后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建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型。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数学思想方法[J].中国广播电台出版社,2004.

[2]章建跃.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