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游戏设计 启动学生思维引擎

2018-07-24 05:56邓国芳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游戏化教学小学科学

邓国芳

摘 要 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保证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学资源开发以及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几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科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具体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游戏设计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201-01

游戏化教学模式秉持着游戏与课堂教学两者结合的理念,虽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但是只要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提高对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方式的重视,才能在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联系实际,观念与行动接轨

(一)正确认识游戏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育观念与实际行动的接轨,是保证游戏化教学方案顺利实施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影响下,应该正确认识到教育理念更新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学会科学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比如:一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观摩教育名师的公开课来重新认识游戏和教育的关系,了解游戏教学法的优势所在。只有这样,对游戏化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存在“偏见”的教师才会放下戒心,才会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

(二)教育理念与实际行动之间的结合。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小学科学课堂游戏化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注重教育理念与实际行动两者之间的结合。对于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依照课程内容的差异性确定恰当的游戏主题。比如常用的植物生长以及科学探究等主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内容本质。同时,游戏活动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决定了探究性教学内容应该合理设置教学策略,科学认知教学内容应该合理设置益智类游戏,而对于技能性教学内容,往往选择模拟类游戏。

二、综合考虑教学要求,保证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专题培训。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想要通过创新游戏设计这一方式来启动学生思维引擎,对小学科学任课教师展开系统性的专题培训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实际,对小学科学任课教师展开培训工作,可以使教师在加深对游戏教学模式认识的同时,在短时间内精准把握游戏化教学设计要领,促使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与游戏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比如:在教师专题培训的主题选择方面,应该客观认识到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这一因素,要求每一次的专题选择均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使培训内容走在教材更新的前沿,使教师对于游戏化教学可以有着敏感的认识。此外,在专题培训方式选择方面,要求针对小学科学任课教师的专题训练,其专题要有与之适配的实践操练环节,可以让教师在理论视角引导下,保证游戏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期间,配合实行培训后跟进调查和指导制度,有利于为小学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积极开发科学课堂教学游戏。在科学课堂教学有效开发过程中,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给予教师一定的空间与自由,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其自主权,以此来为小学科学游戏教学的创新创造契机。这一过程中,可以准许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教师之间应该做到真诚的交流,给予客观、有价值的建议来帮助教师提高自主开发游戏的能力。并且重视学生的反馈与评价,在实践中对游戏教学模式实施优化和改进。比如:在“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将学生随机分为几组,让学生以“小矿工”的身份,通过比赛的方式在“矿山(由石膏制作的模型)”上挖掘收集各种“矿石”。比赛结束后,教师不着急查看学生到底挖到了多少“矿石”,而是让学生看一看被他们挖掘之后的“矿山”模样,使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自然被破坏的景象。同时,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

三、关注科学教学资源,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一)科学整合现有的科学教学资源。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影响游戏化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课本有着较大程度的依赖,从而将学生的科学思维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科教学资源的关注,通过灵活设置生活化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的体验这一角度出发,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二)建立完善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着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学校以及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虽然部分学校针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其评价大多属于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要求评价不能单一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倾向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相关能力的体现。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将科学教育目标与趣味游戏进行巧妙结合的方式,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情境性、生活性与科学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专业知识。对比分析,游戏化教學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从根本上实现未来科学与人文两组的整合,对于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薇斌.让科学与游戏珠联璧合——探微科学游戏课程的建构策略[J].江西教育,2018(06):15.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游戏化教学小学科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