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2018-07-24 05:56胡剑星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整理书包劳动

胡剑星

摘 要 在生活中,许多爸爸妈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往往在课程教育方面非常重视,望子成龙心切,却忽视了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的锻炼。有的低年级小学生不会自己穿鞋子、衣服,由于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孩子学习和行为脱节,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長此以往,这些孩子的人生观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自理能力的缺失往往导致孩子越来越依赖大人。基于此,培养锻炼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低年级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迫在眉睫,培养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对此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相应分析,以期为学生自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211-01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不依靠别人,自己照顾自己,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可以知道,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锻炼尤其重要。现在家长很重视学生的各科文化知识教育,也很努力地培养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比如钢琴,小主持人,绘画等等,却往往忽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锻炼培养。

一、学生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分析

孩子们在家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很多事情大人包办,导致很多小孩子变得自私,而这样的心态也会影响与同学的关系,也会在学校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也很难与同学相处,缺乏自理能力,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家庭成员一切包办。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很多父母的观点是,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它事情我们可以全力以赴。只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家长的不愿意放手,导致孩子们自理能力的低下。比如,低年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擦黑板,倒垃圾。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非常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劳动,就连放学的书包,水杯也帮孩子全部提着,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导致孩子在家越来越懒,很多必须自己做的,也觉得理当如此,这也养成孩子事事依赖大人的坏习惯。

(二)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低年级学生在碰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往往求助大人,而爸爸妈妈因为家务多,又怕麻烦,很多时候直接就代替孩子做了,导致了孩子不会自理,孩子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其实很多优秀的孩子,都是在修正一次次错误的基础上,反复实践,做到完美。我们常说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优秀,那么有礼貌,是因为教养,这个教养就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父母亲力亲为引导点滴积累。

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策略

那么怎样训练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整理学习用品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因为幼儿园管的比较松,所以低年级的班里许多学生书包里乱七八糟,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装书包,找本书要费很长时间,作业本经常被塞破了。于是,我专门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就是整理书包。虽然刚开始同学们整理的书包并不整齐,但经过几次练习,有一部分同学的书包已经整理得非常整齐。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这些整理得整齐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教育学生养成每天做完作业后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平时还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穿衣,穿鞋,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并且整理得井井有条。好习惯可以复制,让同学们把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保持下去,并且做到事事有条理,件件有落实。

(二)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现在很多的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的劳动更与他们绝缘。在学校里进行劳动时,很多学生不会劳动,觉得劳动应该是大人的事情,对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很缺乏。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低年级教室里总是弄得很脏、很乱,没有人主动收拾。在打扫卫生过程中我边做示范边让学生做,边检查,打扫完以后,总结一下打扫情况,对干得好的小组或个人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的成绩,指出以后打扫时还需注意的问题。学生在值日时,我经常和他们一起劳动,对不正确的再进行指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连在旁边等待的家长都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会在学校如此积极地劳动。

(三)做好家校沟通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因此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要靠家长的支持与督促。通过微信群,我经常鼓励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当孩子掌握了自理能力,同时家长也会变得轻松。

三、总结

低年级学生需要反复锻炼自理能力,这需要家校共同努力配合培养,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学校也应该多多开展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甜甜.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73.

[2]于瑞娟.家校社共育培养小学生自理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75.

猜你喜欢
整理书包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小书包
我的书包
热爱劳动
找书包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风躲在哪里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