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8-07-26 06:31李小芳雍丽萍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消化饮食护理人员

李小芳 雍丽萍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2651)

作为护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标识能够对患者起到有效的提示及警示作用。对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而言,采用饮食护理标识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辅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而有效的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对患者具有重要作用[1-2]。然而由于患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需要对其予以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标识护理,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自制饮食护理标识护理模式,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3-4]。本文将重点探讨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2例住院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为42~59岁,平均年龄为(50.5±4.9)岁;实验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为43~60岁,平均年龄为(51.6±5.1)岁。纳入标准:(1)均符合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未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合并症。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神经性疾病;(2)患者家属不同意研究方式与目的。将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使用相应的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饮食护理标识,即将医嘱填写在饮食卡上,并将其悬挂于床尾。

实验组施以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具体措施如下:

(1)对饮食标识的规格于颜色进行自主设计。患者饮食卡中具有多项不同的内容,例如禁食与饮食方式等,为进行有效的区别,方便患者及其家属查看,需要设置出不同的规格,并且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例如使用红色表示为禁食与禁水等项目,使用橙色表示为流质与半流质饮食类别,使用咖啡色表示低脂饮食类别。

(2)对饮食护理标识的使用流程进行严格规划。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常规检查,将检查结果告知医生,依据依据结果为患者制定饮食医嘱,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在饮食卡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填写,之后将饮食标识的目的和饮食要求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随时调整饮食要求并更换饮食护理标识,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饮食标示卡进行回收,进行仔细的清洁与消毒后重复利用。

(3)建立并完善饮食护理标识制度。护理人员需要依据实际的护理内容制定相应的饮食护理标识制度,并依据情况的变化不断的对该制度进行完善。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督促患者家属辅助患者执行饮食要求;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饮食标示卡进行检查,避免发生字迹模糊的现象而影响患者的执行,同时还需要核对标示卡内容与患者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以免发生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非常满意,患者完全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与内容;一般满意,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与内容;不满意,患者无法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与内容。

(2)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的比较,评价标准: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消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消化功能未恢复。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到的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s)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的比较[n(%)]

3.讨论

消化系统对于机体的健康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若患者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将导致消化系统出现较大的异常情况,例如将出现消化道出血与消化道溃疡等不良症状[5]。为有效的缓解不良症状,需要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护理。由于受到健康知识与护理条件的限制,以往临床中多采用常规的饮食标识卡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还将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事件[6-7],主要原因包括如下方面:(1)常规的饮食标识卡未能够清晰的标明饮食注意事项,同时标写自己模糊,无法使患者进行清除辨认[8]。(2)护理人员未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对饮食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无法使其获得针对性的护理[9]。正是基于此种现象上述原因,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变。

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自制饮食护理标识的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对饮食标识的规格于颜色进行自主设计、对饮食护理标识的使用流程进行严格规划及建立并完善饮食护理标识制度等内容。通过采取此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能够辅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有效性,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也能够有效的便于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质量与准确性[10-11]。除上述护理措施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患者关于疾病的认知度,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而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最终提升护理质量,消除患者的不良症状[12]。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者予以自制饮食护理标识的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高达98.48%,并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3.03%,同时护理有效率为98.48%,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有效的增强了对疾病的认知度,并且护理人员有效的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依据情况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进而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并缓解了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护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首选方式。由于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对该种护理模式的研究,使其发展成熟,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消化饮食护理人员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春节饮食有“三要”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何为清淡饮食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健康饮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