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口服尼可地尔的临床疗效

2018-07-26 06:32刘洋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尼可地尔经皮冠心病

刘洋

(金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甘肃 金昌 73710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日趋严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目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但手术机械性损伤却记忆的导致血管内皮被破坏而出现炎症,最终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产生[1]。为此本文从我院选取5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探究分析了尼可地尔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组患者29例:观察组内有19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小年龄为62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66.3±3.2)岁;在对照组内有1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小年龄为61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年龄为(65.9±4.1)岁。两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完成手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减压、抗凝以及降脂治疗。

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口服,1天3次,1次5毫克[2]。

1.3 评价标准

血液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以及C-反应蛋白。在治疗前和治疗一个月后各抽取5毫升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检测过程采用酶联免疫法。

血管舒张功能:采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以及内皮素水平。

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不良事件主要指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并采用t进行检验;采用(n)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并以χ2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比较

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明显较低,且在治疗完成后观察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比较(±s)

表1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比较(±s)

时间 组别 肿瘤坏死因 子(ng/L)C-反应蛋白(mg/L)观察组(n=29) 术前 17.8±4.3 7.3±2.1术后 12.7±3.9 2.5±1.1t4.7310 10.9036P<0.05 <0.05对照组(n=29) 术前 18.1±4.6 7.6±2.3术后 15.3±4.4 5.7±2.2t2.3687 3.2147 P<0.05<0.05

2.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舒张功能进行比较

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观察者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舒张功能进行比较(±s)

表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舒张功能进行比较(±s)

ET-1(ng/L)观察组(n=29) 术前 11.2±1.3 109.8±12.6术后 13.9±1.4 78.6±9.5t7.6105 10.6474P<0.05 <0.05对照组(n=29) 术前 10.9±1.2 110.5±14.5术后 11.9±1.4 85.7±10.2t2.9205 7.5333 P<0.05_<0.05时间 组别 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mg/L)

2.3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对照组中有8例,所占比例为27.59%,观察组中有3例,所占比例为1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8046)。

3.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救治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则是一种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措施,但往往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时,患者已经出现严重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而最终的治疗效果往往由是否及时接受治疗所决定,为此也就要求在对冠心病进行治疗时,应该在病情稳定期中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一种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促使狭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血液流通的技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在该手术的操作过程中,仍然会对患者的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可能导致局部或系统性炎症的发生,最终对血管功能以及结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这也就要求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不仅要进行降压、降脂以及抗凝治疗,而且应该对炎症反应进行治疗干预。尼可地尔属于硝酸酯类药物,不仅具有多种药物作用,同时可促进钾离子开放而降低钙离子内流,最终实现舒张血管平滑肌的目的,在提升心肌细胞血流灌注的同时也降低了心脏前后负荷,并且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综上所述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事件,采用尼可地尔后,可显著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治疗效果,并且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尼可地尔经皮冠心病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尼可地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